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5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 闻
2022年05月09日

宿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扮靓美丽乡村“新颜值”

■ 吴亚非 沈瑶 赵璐瑶

近年来,宿豫区围绕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幸福乡村,实现“水清、路畅、景美、宜居、产业兴”的整体目标,精心谋划,统筹推动水网、路网、林网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越来越亮丽,百姓生活也越来越舒适。

开展河道治理

打造人水和谐之景

初夏时节,雨水充沛,正是垂钓的好时候。来到宿豫区大兴镇双茶棚社区一条沟渠旁,居民李田胜手持鱼竿坐在小马扎上,安静等待鱼儿上钩。“冬天太冷了,不适合钓鱼,天暖和鱼才肯咬钩。”李田胜说,他平时没什么事做,唯一的爱好就是钓鱼。以前这里的水质太差,气味也不好闻,他只能舍近求远,骑车去六塘河附近垂钓。“去年区里对水渠进行了整治,如今水也清了、鱼也多了、环境也美了。”李田胜笑容满面地说,“俺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

“乡村美不美,关键在于水。”去年以来,宿豫区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采用“高科技+铁脚板”的方式,对全区范围内的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排查建档,共计排查出341条黑臭水体,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291条,总体治理完成率85.34%。同时,为了彻底“斩草除根”,宿豫区按照污染源不同,制定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累计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8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7.6%。

由河水黑臭到水清岸绿,宿豫区越来越多的水体、河道正在经历美丽的生态“蝶变”,人水和谐之景正逐步显现。

回收废旧农膜

农业垃圾“变废为宝”

平整土地、开挖田埂、铺设农膜、培育秧苗……5月天暖,正是水稻落谷育秧的季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生产、抓管理的繁忙景象,一幅美丽的耕种画卷正在宿豫大地徐徐织就。

在过去,这幅美丽的耕种画卷时常会被废旧农膜“破坏”。“以前,俺家地里用过的废旧农膜不好处理,大都直接扔在田埂上,大风一刮,不是缠在树上,就是飘到路边水沟里。”周强是宿豫区仰化镇人,种了几十年的地,谈及曾经的废旧农膜处理,他连连摇头,“以前没觉得有什么,现在提倡保护环境,俺就觉得这样做污染环境了。”

农膜残膜回收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行动。为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宿豫区先后建成2个区级废旧农膜收储转运中心、8个废旧农膜回收站点以及10个农药包装废弃物乡镇回收站,有力促进了全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这几年区里设置了不少农膜集中回收点,俺家附近就有一个。”周强说,现在地里用过的农膜他不会再随意丢弃了,每次都收集起来,直接拉去集中回收点。“既能保护农村环境,又能挣点小钱,一举两得!”

推进植树造林

为大地增添绿意

榉树、槐树、小叶黄杨、蔷薇……走进宿豫区新庄镇振友社区,路边、田边、河道边错落有致地栽种着多种树木花卉,目光所及之处皆可成景。“我们社区现在不比城里差,路两边都栽花种草,家前屋后还有小花园、小菜园,没事时就去散散步、看看花、拍拍照,多好啊。”谈起现在的生活,社区居民赵美香话语中满满都是幸福感。

居民的幸福感,来自宿豫区大力开展的农村植树造林行动。为了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去年以来,宿豫区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边角地等可绿化空间,开展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打造了一批乡村生态精品工程。截至目前,宿豫区已建成美丽宜居乡村38个,正在建设8个,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82.61%。村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幸福生活新图景愈发清晰可见。

一条条河道水清岸绿,一处处风景秀丽如画,一个个乡村焕发新颜……宿豫区正努力用生态绿色描绘出发展底色,用提高乡村“含绿量”来增加发展“含金量”,以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向新时代乡村振兴目标阔步前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