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 树立“强场富民”新标杆
■ 潘志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林业事业发展,他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这为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宿迁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第一江山春好处”的美誉。市湖滨新区嶂山林场作为全市林业的标杆,森林覆盖率85.9%,核心森林覆盖率达98%,有“小西双版纳”美称,素有苏北“后花园”的称号。
林子是林场人立身之本,是林场的发展之根。嶂山林场党委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树立“强场富民”新标杆。
坚持政治统领、党建引领,以“林”的精神干事业开新局。在市湖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嶂山林场党委持续推进“强场富民”远景规划,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用心学、深入学、系统学,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嶂山林场将立足林业实际,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抓实干、主动作为,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推进林场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努力把嶂山林场打造成为全市“园林苗木集售之地、古树名木观赏之地、绿肺氧吧保健之地、森林休闲打卡之地”。
聚焦聚力主责主业,以“林”的品质滋养碧水蓝天净土。嶂山林场始终把森林资源管护作为林场主责主业,接续推进“绿基”工程,确保森林资源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以原有森林资源体系为基础,建立补绿增绿长期规划,2022年完成9个斑秃无林地块1300棵苗木的补植和健康养生区100亩2000棵苗木栽植任务;延续珍稀树木“一人一树”责任机制,建立稀有树种培育基地,新增林场稀有树种异地保存、繁殖、培育圃项目,为珍稀树木、古树名木生长保驾护航,辖区内50余棵特管树木均得到高效管养;深化生态公益林修复,打造珍贵和彩色树种苗圃基地,为“绿基”工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2022年,共完成林区约1300亩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和600余亩林下可燃物清理任务。
把准特色打造亮点,以“林”的担当持续提升林业效益。林子要发展、要增效,就必须坚持“效从林中来、益往林中去”的发展思维。嶂山林场始终坚持系统化思维推进林业资源治理,利用三台山土质、水质特点,结合不同特色林区分布,发展林下经济,建立林区水系修复计划,打造三台山特色片区、彩叶片区480余亩;把腐叶“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林”为主、与“林”结合,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实现森林资源“增、保、防”,实现促经济、增就业、保增收的发展目标,全面树立“强场富民”新标杆。2023年内,计划建立稀有树种培育基地和林场稀有树种异地保存、繁殖、培育圃200余亩,更新更换林木1.3万余株,全年预计实现林下经济效益200余万元,为辖区低收入户、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
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以“林”的安全擦亮宿迁生态底色。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全面提升专业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彻底消除森林消防隐患。专业护林队和森林防火专业队这两支专业化队伍对森林防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嶂山林场通过新招录队员、制定体能技能训练计划、装备更新、开展消防知识培训、组织森林防火演练及联合演练等,大力推动队伍专业化、标准化、科技化的建设进程。2022年,共计清理杨絮面积2万余平方米,修剪超高树木300余棵,多次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更换生锈破损的消防设施12处;防火装备、设施建设卓有成效,投入62万元采购8吨大型消防水车,100余平方米室内体能训练室建成投用,全面提升林场专业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了全年辖区范围事故“零”发生。
嶂山林场党委将秉承“跳出林场看林场”的心态,立足“站在湖滨看林场”的视野,站稳“放眼全市看林场”的高度,继续从林业入手,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决心,勠力同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致力实现更高颜值、更有活力、更加幸福、更为奋进的高质量发展,以过硬成绩为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贡献更多“林场力量”。
(作者系市湖滨新区嶂山林场党委书记)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