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0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专版
2024年10月01日

宿城

奋力展现“敢为人先再出发”的改革担当





从20世纪80年代的“耿车模式”到新时代的“耿车蝶变”,从淘宝家具卖全国到跨境电商销全球,从“摸着石头过河”的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到“无中生有、裂变扩张”的激光产业……依靠改革创新,宿城区积极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把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接力续写着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画卷。

“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有基础也有信心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自觉用好‘三个更加注重’‘六个坚持’的改革方法论,传承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致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宿城新实践的精彩篇章。”宿城区委书记陈伟在区委六届十次全会上掷地有声地说。

改革,是时代的永恒主题,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如大树新生,如长河奔涌。自2021年宿迁全面启动“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以来,作为主城区、座下区,宿城区始终把“四化”同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加速迈向现代化的总抓手,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各类改革任务699项,创新打造3个集成改革平台,累计争取“国、省字号”改革试点116项,72项改革经验获得省级以上推广,切实以改革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这一项项改革,也恰似朵朵绚丽的浪花,奔涌向前,汇聚成宿城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大潮。

改革点燃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强引擎,推动工业强区向大向新

9月13日,走进高度自动化的江苏新瑞邦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将一包包由废弃塑料瓶制成的原材料吊装到流水线上。经过熔融、纺丝、牵伸、集束等工序后,由再生纤维卷成的洁白丝锭在车间里堆积如山,在灯光的照耀下折射出银色光泽,它们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家居生活用品制造、玩具制造、服装加工等多个领域。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和销售中高档三维中空涤纶短纤的创新型企业,也是宿城区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缩影。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工业改革改什么?

首先就是产业结构,立足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特色优势,宿城区精准构建了以纺织服装、绿色建材、激光光电为主导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为先导产业的“3+4+X”产业体系。聚焦更加精准的产业方向,宿城区还建立了“16728+N”新型招商体系,组建了激光光电、新材料等产业招商局,以抓龙头促集群,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跨越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50亿级项目2个、百亿级项目1个,招商引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宿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6%、工业投资增长26.7%,高端纺织产业实现产值56.5亿元,激光光电、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5.1%、102.5%,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

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能看出宿城区在政务服务下了功夫。

“整个申办流程迅速高效,不一会儿就办好了,这为我们企业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成本。”日前,在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住建局窗口,江苏宇秀地毯有限公司负责人成功领取到宿城区发放的首例产业项目工程建设简易竣工验收备案证书,这也标志着“简易竣备”这一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在宿城区正式落地实施。

“简易竣备”只收取包括规划核实土地核验、竣工验收质量监督、消防验收、档案验收四个部分主体工程验收材料,对配套工程以及市政公用报装验收备案,实施建设单位申请“先备案,再验收”的备案承诺制。这一做法切实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竣工验收备案存在的“多头跑、环节多、耗时长”等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发展诉求,宿城积极探索“信易批”服务模式,入选全国“信易+”应用典型案例、全市唯一。此外,还大力推行“信用承诺+容缺受理”机制,精简涉企经营许可,全区开办企业环节压缩至1个,工业项目全流程办理时长比省级要求压减53%。设立了企业“水电气讯”联办窗口,实现用户“一键申报”即可享受四大业务一次办便利。探索了跨市域“一照多址”、企业登记“跨市迁移”和企业分支机构“集中办”以及“一照准营、一码集成”改革,实现市场主体经营“一照走天下”,有效促进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升。

深化改革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到农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微风轻拂、碧波荡漾……行走在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只见干净整洁的道路、宁静秀美的风景、错落有致的房屋,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昔日以废旧塑料回收为主业的“脏乱差”小村庄,如今已经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大众村以尊重村庄自然肌理为前提,主抓“提升环境生态”和“提高村民生活”,全力打造“青山绿色系乡愁”的宜居环境。

不仅如此,大众村创业氛围浓厚,被称为“富美大众”。坐拥大众创业园、电商物流园2大园区,入驻工业企业72家、电商直播团队420家;全村共有村民3898人,注册企业、经营户653家,平均每6人中就有一个创业主体;超过八成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元,连续7年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协同共进,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美美与共,耿车人践行“两山理论”蝶变“绿海新村”美梦成真。

大众村的变化是“耿车蝶变”的一部分,“耿车蝶变”则是宿城区以改革促进乡村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宿城区坚持“一路一河一景色”“一镇一村一特色”差异化打造和美乡村,升级实施镇域“十个一”工程,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8 个,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培育储备名单,获评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耿车镇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蝶变受到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从耿车镇大众村驱车前往王官集镇朱海休闲运动小镇,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水美田园风光,还可以体验垂钓乐趣。以赛为媒,以渔会友,朱海休闲运动小镇引进专业垂钓赛事运营公司,主打“来朱海 钓大鱼”品牌,常年常态化举行大、中、小各类休闲垂钓赛事,持续擦亮朱海渔文旅融合发展的“金字招牌”。

一根小钓竿,钓起大产业。在王官集镇,“一根竿”串起的渔全链条产业,还成为助力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活水源泉”。作为全市首家被授牌“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的乡镇单位,王官集镇规划建设2200余亩的文创产业园。依托文创产业园建设渔文化创意产业园,按照“三生融合、三产融合、渔文旅融合”的理念,围绕“一根竿钓起一片产业”,重点招引渔具制造类项目,打造集鱼养殖、鱼垂钓、渔具生产、渔具直播、渔装饰画、鱼特色餐饮、渔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渔全链条产业,推动渔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裁剪、卷制、缠带、固化、成型……位于王官集镇渔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江苏渔王科技有限公司碳纤维鱼竿生产车间里,一台台全自动鱼竿生产设备一字排开,平整结实的碳布经过加工生产,变成了畅销的碳纤维鱼竿,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有近200种鱼竿产品,每种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碳纤维布组合方案,通过交叉组合、双向逆丝,有效提升产品的韧性及拉力……”说起鱼竿生产,公司负责人包德伟如数家珍。作为省内首家高端鱼竿生产企业,该公司拥有5条高端鱼竿生产线、2条鱼饵料和添加剂全自动生产线、20余台智能绑钩设备,年产碳纤维高端鱼竿约24万支、鱼饵料约1万吨,年产值约5亿元。

聚焦农业现代化,宿城区一直把改革贯穿特色产业发展的始终,大力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在全国率先探索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路径,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种业振兴、高标田建设等领域改革,蝴蝶兰大世界等一批“加新高”项目建成投产,宿迁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建成投用、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创成“中国农业公园”。特别是今年以来,突出抓好“土特产增值”和“农文旅融合”两篇大文章,落户食品产业园的6个亿元以上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牛角村MOMO乐园等“农文旅”项目火爆出圈,今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以上,同比分别增长20.9%、17.7%,全市乡村振兴观摩实现“六连冠”,高分通过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中期评审。

坚持在信息化轨道上推进改革

把智数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9月14日,走进位于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的恒力(宿迁)产业园,江苏佩捷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中一排排全自动设备,正在飞速运转。

“通过技术改造,整浆并车间的挂经工,由原来的30人缩减到3人,每班仅需1人值守。”据江苏佩捷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围绕“智改数转网联绿提”建设内容,相继实施了一批技术改造提升项目,通过“机器换人”“数据上云”方式,大力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型设备,积极推进生产方式提档升级。

信息化是促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宿城区全面开展“信息化+”行动,率先制定“智改数转绿提”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算力等产业,数字经济“四大平台”加速建设,新增规上星级“上云”企业144家,规上企业星级“上云”覆盖率超50%,钟吾大数据集团数据产品成功交易、全市首单,电商年度交易额超百亿元,箭鹿毛纺、五得利面粉入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2%。

不仅如此,宿城区还积极健全信息化赋能其它“三化”的体制机制。比如,围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宿城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按照“一库聚合、一网感知、一链治理、一图统览”的架构,建成宿城区智慧农业监测调度服务平台,在粮食安全、稳产保供、社会化服务、指挥控制等方面深入展开数据应用,形成以图管农、以图管地、以图排患、以图防灾、联动指挥的“宿城农业数字化管理新模式”。

在城市治理上,将社会治理方式与网络化信息手段有机融合,成立“1+15”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依托“西楚云”智慧管控、“宿城楼长在线”智慧社区服务等平台,实现信息收集“一网打尽”、群众诉求“一网联通”、指挥调度“一网达成”,真正让基层治理“一张网”运转高效流畅。

当然,在宿城区,信息化的赋能远不止于此。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让水清地绿空气新;智能物联感知系统,切实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多元智能养老设施,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场景正逐渐渗透到宿城百姓工作生活的角角落落。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把改革推向深入?宿城区响亮作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立足自身实际找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发力点,切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催生宿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多挑重担。

本版组稿:刘 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