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专版
2024年10月01日

市湖滨新区——

山水起宏图 巨擘谱新篇

时光的年轮在大湖之畔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市湖滨新区梦想的新篇。

光阴的刻度上,一格一格都是坚实的痕迹:

2002年,市湖滨新区成立,为宿迁文旅产业布子伏笔;

2012年,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快速发展大幕自此拉开;

2023年5月,创成淮海经济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让“国”字号的金招牌,从绮丽想象落地为可见现实;

2024年以来,一个个文旅地标的持续上新,一个个产城融合示范项目的惊艳亮相,让湖滨成为苏鲁豫皖周边20余个地级市、1.72亿群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

年光无声,华章日新。循道而行,事遂功成。

定纲指向谋全局。今年,市委书记陈忠伟结合市湖滨新区实际情况,提出“建设‘产业轻、环境美、质态好、见效快’的宜居宜业现代化活力新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浩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文旅、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持续放大规模集聚效应”。

顶层设计“全景图”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指南针”愈加明晰。市湖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先彦非常有信心——聚焦“经济稳健增长、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发展追求,全力以赴招大引强、一着不让攻坚项目,全面加快文旅、大数据、膜材料等特色产业发展,紧抓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一座“轻美好快”的宜居宜业现代化活力新城,一个更高质量的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强势崛起。

把旷野变热土,将规划变佳话,让梦想成现实,在湖之滨的上下同欲、奋楫笃行,绘就产业兴旺的“新画卷”,续写升级发展的“新传奇”,开拓和谐兆民的“新乐土”。

产业提质兴湖滨

—— 一幅全链条蓬勃发展的新画卷

8月21日,总投资1.6亿元的江苏大烨光电二期项目在皂河镇开工,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12天,再次刷新项目建设的“湖滨速度”;

9月4日,一期投资约10亿元的骆马湖台球文创产业园项目在膜材料产业园开工;

仅一周后,9月11日,总投资约5亿元的蒂兰达科技项目也在膜材料产业园吹响开工号角。

从激发全新动能的光电产业,到满足高品质旅游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文创产业,再到江湖地位不可撼动的“链式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多点开花的大项目开工,强势显示这座拔节生长的“未来之城”,建设之迫切,发展之勇毅。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

掀起大干快上的项目建设热潮,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更实的举措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是市湖滨新区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也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筚路蓝缕,产业始终是重要根基。市湖滨新区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发挥优势,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加快膜材料、大数据、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目前,市湖滨新区形成了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膜材料产业园、软件园(保险小镇)、职业教育园区、骆马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五大”特色产业板块,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的人力资源、优越的营商环境、灵活的投资政策和优惠的资源保障,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今年年初,第二届中国塑料薄膜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市湖滨新区举办,2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相聚于此,为中国塑料薄膜行业的未来发展共商大计。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是市湖滨新区聚焦膜材料产业链条,持续推动膜材料产业链更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在这块宿迁市膜材料产业链培育发展的“主阵地”上,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星新材”)光学膜生产规模位列世界第一方阵。该公司生产的聚酯功能膜材料、新能源材料、信息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光学显示、智能手机、动力电池、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均有广泛应用,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市膜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以及长三角百万吨膜材料产业基地。

以“链主”企业双星新材为引领,“链动”一批产业链下游企业落地集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链群”。落户膜材料产业园的江苏乾达晟新材料项目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企业之所以选择来湖滨投资,除了被湖滨良好的营商环境所吸引外,还因为湖滨拥有较为完整的膜材料产业链。” 江苏乾达晟新材料项目现场负责人王乾坤说。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市湖滨新区膜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9亿元,同比增长5.4%。

从工业到农业,盛事连连,喜讯不断。今年8月下旬,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通过评估名单(第二批),市湖滨新区皂河镇(河蟹)榜上有名。

在“特”字上做文章,在“优”字上下功夫,是市湖滨新区发展农业产业的根本思路。皂河镇北临骆马湖,南接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环境优美、水源充沛,是适合河蟹生长的好地方。市湖滨新区在完善精深加工链持续发力,霸王蟹养殖面积扩大至4.2万亩。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养殖出“雄蟹脂白如玉、雌蟹膏黄似金”的“宿有千香·霸王蟹”。一经推出,大受消费者欢迎,年销售额超过6亿元。

草蛇灰线,跟着螃蟹“横行”的霸气步伐,甚至能看到市湖滨新区在做精做深数字经济方面所作的努力:养殖环节可对池塘水质进行实时监测预警;销售过程可对每一只“霸王蟹”进行“码上”溯源;销售渠道则打通线上线下,进行全渠道精准营销。今年8月,霸王蟹电销中心也全面投入运营。

与此同时,卡卡业直播产业园也投入运营。与此前建成投用的京东集团全球培训基地、博岳科技产业园一道,不断拓宽市湖滨新区数据标注、数字文创、跨境电商等数字经济链条。2024年上半年,市湖滨新区“大数据+”产业链实现产值41.14亿元,同比增长9.8%。

用如椽巨笔标注下崭新的奋斗坐标,以产业质态持续提升带来强大的经济活力,大力弘扬“上下同欲、百折不挠”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精神,市湖滨新区为进一步形成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给出清晰指引。

向“新”谋篇,逐“质”前行,铺陈在山水间的湖滨产业发展新画卷,波澜壮阔,生机勃勃。

双向奔赴美湖滨

—— 一部旅游业升级发展的新传奇

霸王蟹、小银鱼、骆马湖啤酒……这是宿迁人团圆宴的标配;

骆马湖、三台山、龙运城……这是宿迁人节假日出游的首选;

摩天轮、罗曼园、碧湖银滩……这是宿迁人朋友圈的“九宫格”。

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更亲近。

元旦、端午、中秋等节日,宿迁市域范围内的人口密度热力图上,“最热”当属市湖滨新区。

骆马湖牌啤酒产品发布,骆马湖欢乐水世界开园,骆马湖沐晨太空舱轻奢度假营地一举走红,骆马湖钟吾游乐城正式营业,八方游客争相奔赴……文旅体验不断“上新”,供需两端同步发力。在一举创成宿迁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后,市湖滨新区成为苏鲁豫皖周边群众深度游的目的地。

“每逢佳节游湖滨”“跟着节赛去旅行”,找到“假日经济”好赛道的市湖滨新区,正奋力书写一部旅游业升级发展的新传奇。

今年上半年,市湖滨新区累计接待游客5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38.2%。清明假期,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深度游游客量位列6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第六。

对外地游客来说,“纵情山水间、自在骆马湖”已成为市湖滨新区文旅的一块“金字招牌”。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江苏)、宿迁马拉松、骆马湖沙雕艺术展等一系列精品文旅赛事活动成为他们了解宿迁、看见宿迁的重要窗口,骆马湖牌啤酒、骆马湖“大鱼头”、潮正和牛肉火锅等特色餐饮吸引了不少美食爱好者齐聚湖滨,共享美味。在骆马湖的旖旎风光、三台山的林海韵味、古楚宿迁的文化底蕴中,水韵宿迁、自在湖滨魅力尽显。

“山”“水”之间如何相连?白昼黑夜怎样衔接?市湖滨新区用一个龙头型优质文旅项目给出的答卷,令人惊艳。

9月25日,骆马湖钟吾游乐城正式开园营业。这个备受大众期待的一个集水上游乐、科普研学、夜景游览等于一体、适合家庭旅游的城市综合性主题游乐园区,在历经半年的紧张施工后,惊喜亮相。该游乐城占地面积约195亩,总投资3.58亿元,以宿迁首条360米玻璃水滑道 、摩天轮、海盗船、魔幻乐园等近30个大型游乐项目,营造了一个彩色多巴胺的卡通世界,不仅有力填补度假区大型现代化游乐城的空白,还填补市湖滨新区“山”与“湖”之间的产业空间内容。

“我们在全国十余个地区建有高知名度的游乐城,这次选择把其他城市成熟案例在宿迁重新组合,与湖滨双向奔赴,必将不负期待,成为宿迁文旅行业又一标杆项目。”骆马湖钟吾游乐城总经理许行友信心满满。

文旅热点不断涌现,优质旅游产品日益多元。市湖滨新区准确把握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抓住旅游新变革风口,满足多层次立体化需求,湖滨旅游市场热度“一浪高过一浪”。

强劲势头背后,是驰而不息的坚定步伐。

除了用不断“上新”的新地标、新名片激发出文旅市场源源不断的活力,市湖滨新区还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建设规划,做好谋篇布局,启动 《宿迁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全景湖滨、全域旅游、全时旺季”发展方向,一个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文旅发展欣欣向荣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呼之欲出。

蓬勃生长的旅游需求相伴而来的,是对市湖滨新区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的考验。建好环湖体育休闲基地、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基地、露营基地、全产业链婚庆基地,是市湖滨新区给出的新解法。以“小而精”的文旅项目,杠杆式撬动文旅“大市场”;“以节为媒、以赛兴旅”,延长旅游链条、扩大旅游消费,激发消费“强引擎”。

持续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市湖滨新区不断激活“流量密码”,不仅美出新高度,还让游客在旅游中迸发创意和自由 。

更值得称道的是,在强大的“乘数效应”下,涉及旅游上下游的众多行业因此受益,其扩大就业、富民惠民的特点被逐级放大。据统计,市湖滨新区已有2万余人就地吃上“旅游饭”,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旅游业成为当之无愧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向北,大湖辽阔;向北,繁花似锦——这是湖滨大地鲜活的自然肌理,这是“国”字号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底气。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当前,围绕打造“淮海经济区休闲度假中心”目标,更高质量建设宿迁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市湖滨新区以驰而不息的探索,打开城市文旅消费新格局。

民生幸福乐湖滨

—— 一方大视野持续发展的新乐土

绚丽的烟花绽放时,摩天轮都只能是背景,镜头的主角是涛声阵阵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升腾的人间烟火里,摩肩接踵擦身而过时,无论来自何方,都能感受到这就是幸福的具象;

熙攘的繁华入眼中,亦能看到民众的满足。那时那刻,更能明了奋斗的意义、奉献的价值。

……

乘一叶轻舟,在水碧天阔的骆马湖逐浪而行,每一朵浪花都能翻卷起逐梦前行的故事,洒落几许惠民安民的细节。

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滨才有希望;发展高质量教育,湖滨才有未来。市湖滨新区锚定“打造全市教育高地”的目标定位,以“健康教育”为统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市唯一与南通县区有正式教育协议的地区,市湖滨新区全面深化合作办学,大力引入海门优秀师资和先进管理经验,总投资2.7亿元的湖滨海门实验学校建成投用。持续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质量提升、办学特色彰显,先后获评国家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等称号。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力以赴办好优质均衡、公益普惠、群众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市湖滨新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创成全省品牌,湖滨高中顺利开学,宿迁学院新校区加快建设,职教园区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在这里,已然形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高职、大学的完整教育链条,全区在校师生有望突破10万人。

“一小一老”,绘就“朝夕美好”。不断增进的民生福祉,既浓墨展现在教育“一小”,也深情体现在关怀“一老”。近年来,市湖滨新区持续开展“向善行”“孝善敬老”志愿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区养老服务水平,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高标准完成6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窗明几净、欢声笑语”成为全区敬老院标配。

重大功能设施项目建设是市湖滨新区全力做强城市功能、做深城市内涵、做优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市民活动中心项目的加速推进,不仅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更彰显出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前瞻布局。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便利性与幸福感。

和美乡村建设正稳步向前。市湖滨新区围绕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主线,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升级、生态环境优化等关键领域的1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高达4.08亿元。目前,列市调度11个项目全部达到序时进度,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湖滨样板,建设了总长度达15.71千米的生态河道5条,完成农民住房条件改善270户,不仅美化了乡村风貌,更提升了生态质量,呈现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度假区发展的希望,在夜市的烟火气里、在城市的背街小巷中、在居民的摊点上。聚焦“时时就业、处处就业、人人就业”发展目标,按照“摊点不走、城管不撤,人员不散、警灯不灭”“垃圾不着地、污水不进湖”的要求,充分引导周边群众分享文旅发展红利,以一系列人性化管理举措,促进环湖“夜经济”持续增温,激发了消费活力。

无言的数据,忠实记录着湖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坚实的措施,坚强保障着湖滨人民的安全感。

众星拱北,万水朝东。

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一个更高质量的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座“产业轻、环境美、质态好、见效快”宜居宜业现代化活力新城,一个“经济稳健增长、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市湖滨新区,一片政通人和飞速发展的新乐土,正在大湖之畔巍然屹立。

开放的动力无远弗届,奋斗的征程永远在路上。

以大视野、大格局谋划的市湖滨新区已蓬勃而起。

前方,是大湖,是喷薄的旭日,是照亮寰宇的万道霞光,是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湖滨人,以奋斗见证美好时代。

未来,是鸿文,是生花的妙笔,是刻印城市新发展历程的字字珠玑,是锐意进取的湖滨人,在滚滚向前的浪潮中,持续作答新的发展命题。

本版组稿:傅美丽 武蕾 祁秋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