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 闻
2024年10月16日

蚕桑村:多措并举织就 乡村振兴“新丝路”

■ 马爽

10月12日,笔者来到宿城区埠子镇蚕桑村,只见数千亩桑园透出勃勃生机,蚕桑文化与现代农业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

自1957年起,蚕桑村就开始种桑养蚕,如今已发展成全市唯一的“全域蚕桑专业村”。“目前,我们村拥有2600亩桑园,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蚕桑村党委书记陆奇说。

近年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蚕桑村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创新实施了“党建+三生融合”的发展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蚕桑村不仅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还获得了“中国淘宝村”称号,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蚕桑村精心布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蚕桑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蚕桑村依托丰富的蚕桑资源,大力发展桑叶茶、桑葚干、蚕丝被等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蚕桑村注重蚕桑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举办蚕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进一步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农房整齐划一、道路宽阔整洁、河水干净清澈……步入蚕桑村,入目皆是美景。在建设和美乡村的过程中,该村持续深化水系清洁、道路改建、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四项行动”,实现了村容村貌华丽蜕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蚕桑村还致力于将法治文明与社区治理创新融合,形成“e网百格”社会治理“蚕桑模式”,此模式将辖区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纳入微网格之中,每个微网格由村民自主推选出的微网格长引领。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该村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村民的法治观念。

此外,蚕桑村还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品牌项目。为村内留守儿童开办“桑梓课堂”,提供了作业辅导、爱国教育、法治宣传等多元化服务;通过“银丝服务站”为老人提供体检、心理疏导等贴心服务……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促进了邻里和谐与村居凝聚力提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