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梧桐巷
2025年03月03日

苦读的日子

□ 张晓峰

前些天整理屋子的时候,书架上厚厚的一层灰尘让我忙活了大半天。自问曾经嗜书如命的我有多少天没有看书了呢?书架上的一些新书甚至没有打开过,我暗自喟叹:“书真是非借不能读也!”我不由回想起那些借书苦读的日子。

上学时买不起书,读书主要靠借。上师范学校时,学校旁边有一间书店,专门提供租书服务,一本书一天五毛钱,里面多是学生喜欢看的武侠、爱情、科幻小说和一些畅销杂志。因为平常要上课,租书看是不划算的。每到周末,我就直奔书店,先翻阅一些文学杂志,等老板不耐烦了才开始借书。借就借“大部头”,反正一天都是五毛钱。

回到了寝室,除了吃饭和上卫生间,我基本就不出门了,一门心思地看书,夜里也不睡觉。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看,可最终总是看不完。眼看该还书了,剩下的百十来页只能囫囵吞枣地浏览一遍了。到周一上课的时候,两眼都是红的,直打呵欠,我这个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没少因此挨批评。

师范学校求学三年,我几乎把那家书店里与文学有关的书刊都看了一遍,这些苦读的积淀,为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打下了基础。

毕业后先是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菲薄的工资大都买了书。母亲怕我成了“书呆子”,没收了我的工资。正当我发愁从哪里借书,县城的新华书店推出了租书服务,加入新华读者俱乐部就可以借到新华书店里的所有书刊。我喜出望外,马上办理了借书手续。我家离县城约20公里路,跑一趟挺不容易的,而且一个人一次只能借两本书。

记得一年冬天,我把借的书全看完了,无书可看,我像酒鬼没有酒喝一样坐立不安。于是,我借了同事的电动自行车,迎着寒风去了县城。虽然身上穿得厚,尚可忍受寒冷,但是手脚一会儿就冻僵了,那种又痒又麻的难受滋味,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我骑一段、走一段,好让脚稍暖和一下。我几次想掉头回去,可是书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好似前面有一座金矿待我去开采。进了书店,看到摆得整整齐齐的、散发着墨香的书刊,我经受的所有的寒冷、痛苦便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还有一次是在夏天,去县城的时候天还晴着,回来时却风云突变。大雨将至,我看路边有一块塑料布,忙捡起来把借来的书包好。回到家中,我淋成了“落汤鸡”,书却完好无损。爱看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借书要有押金,书损坏了是要加倍赔偿的。不仅如此,我狠狠心,办了两张借书证,4本书可以看两个星期,减少了来回奔波的辛苦。

那几年,我看了一些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受益匪浅,更坚定了我走文学道路的决心,开始尝试写小说。当我收到人生第一笔稿费时,母亲高兴极了,见人就说:“我儿子写文章挣了钱,能买一袋白面呢!”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