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梧桐巷
2025年03月17日

请等一等他们

□ 仲启新

3月1日早上7时许,我如往常一般下楼,准备上班。就在这时,我又看到了那几个“星星的孩子”,他们背着小小的背包,手里提着垃圾袋,排着队,一步一步朝着垃圾房走去。他们的步伐很慢,像是努力前行的小蜗牛。

他们身后有两辆汽车驶来,这个点是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时间,他们也在赶时间。看前方的人步伐太慢,驾驶员便摁了两声喇叭,见没有回应,其中一辆车的驾驶员摇下车窗、探出头来,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似乎要出声催一催。我赶忙走过去,向他做了个停止的手势,然后轻声说道:“请耐心等一下,他们是‘星星的孩子’。”

“星星的孩子”,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却又让人心疼的称呼,指的是患有孤独症的人,他们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和社交技能,对外界异常敏感。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寂静的太空中独自闪烁。他们的语言能力发育迟缓、行为重复刻板,拒绝交流,明明人就近在眼前,却又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离我们很远很远。即便成年,他们依然被困在孤独的世界里,无法挣脱。

这些“星星的孩子”来自市区一家心智障碍家庭社工扶助中心,他们都是大龄孤独症患者,平均年龄超过20岁。他们把垃圾放进垃圾房后,在“社工妈妈”的陪同下,又排队走出小区大门,去对面的菜场买菜,之后回来做早饭。吃完早饭后,再由“社工妈妈”陪同去上班,开启了新一天的美好生活和工作。

这些“星星的孩子”是在“社工妈妈”的陪伴下到社区进行生活实践的,这些看似平常的社会活动却是他们努力融入社会的勇敢尝试,是社区生活支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工妈妈”的耐心陪伴和引导下,他们从准备一日三餐到打扫卫生,再到开展家庭活动和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他们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渴望和努力。工作时间,他们会去特定的场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手工制作贴画,并举行义卖。手工艺品可以作为对爱心人士的回礼,或是由一些爱心单位购买回去,再作为伴手礼送给客人,实现良性互动和“爱心接力”。下班后,他们一样会去市场购物、回家做饭;晚饭后,他们整理家务并开展家庭活动;最后,他们自己洗漱,上床休息。

为了让这些“星星的孩子”真正融入社区,大家携手为他们营造了友好、包容的社会交往环境,努力让这些孤独症患者渐渐找到归属感,成为社区的一分子,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每次遇到他们,我都会放慢脚步,等一等这些“星星的孩子”。一次等待、一个微笑、一份包容……对他们来说,这些善意都可能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不再孤单,闪闪发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