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头版
2025年08月01日

“奋进2025——企业家说”系列报道

彭飞:让非洲慈鲷从宿迁“游”向全球

本报记者 李文静 庄力玮

■ 实 习 生 朱语涵

7月26日,位于宿城区蔡集镇的江苏蓝宝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宝湾”)养殖基地内水声潺潺,原产于非洲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与维多利亚湖的慈鲷在特制玻璃鱼缸中轻盈游弋。它们斑斓的尾鳍优雅摆动,划出一道道美丽的波纹。

“看这尾‘红龙王’的背鳍,展开时像戴了顶皇冠。”该公司总经理彭飞向记者介绍。他用手指轻叩鱼缸,一尾巴掌大的慈鲷立刻游过来,贴着玻璃打转。对于养殖基地内300多个品种慈鲷的学名、产地和习性,彭飞都能脱口而出。

这份如数家珍的熟稔,源于20年的沉淀。2005年,彭飞因对慈鲷产生浓厚兴趣,在宿城区建立了一个工作室。彼时,国内养殖此类鱼种的人寥寥无几,相关资料和技术更是稀缺。但彭飞并未退缩,他一头扎进对非洲慈鲷养殖技术的研究中,日夜钻研,不断摸索,逐步在沭阳县建立3个渔场。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的开拓,彭飞的视野愈发开阔。2024年,他在非洲坦桑尼亚、马拉维成立公司,组建4支捕捞队,每支队伍都配有水产专业毕业生和当地向导。他点开手机里从非洲渔场发来的视频,画面中身穿蓝色工装的当地员工正在进行慈鲷称重工作。“现在,慈鲷从非洲捕捞到运抵宿迁,只需20多个小时。”彭飞说。

“从非洲直达宿迁的‘鱼道’打通后,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把渔场搬到这里,成立了蓝宝湾。这里的4100个鱼缸,仅注水就用了五六天时间。”彭飞回忆道。

“家人们,看这条‘红龙王’的光泽!”在采访期间,主播韩雅宁的声音传来。她举着手机在鱼缸前移动,直播间里“上链接”的弹幕正在刷屏。

“这种鱼非常受网友青睐,单尾售价可达数千元。”彭飞在旁边补充道,“线上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直播带货,线下供应全国50多家批发商,这种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的销售模式,让蓝宝湾在5月份投产后,月销售额很快就突破了300万元。”

据了解,蓝宝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产业链布局与数字化养殖技术融合。在全产业链布局方面,蓝宝湾从非洲捕捞种鱼至国内选育、配种、育苗及销售,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在养殖技术方面,蓝宝湾构建了数字化的高效养殖体系,可实时监测水体的酸碱度、溶氧量等关键指标,还能为每尾鱼配备专属的“数字身份证”,实现从繁殖到销售的全流程数据动态监控。“为了养好这些‘娇气’的鱼,我们投入了200多万元升级水处理设备。”彭飞说,通过与清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合作,蓝宝湾的鱼苗成活率达90%。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蔡集镇政府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尤其是在租金减免、手续审批等方面。能帮的,政府从不推辞。”彭飞感激地说。

目前,蓝宝湾年可孵化鱼苗近200万尾,带动周边近50名村民就业。

“我们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渔场,让观赏鱼销售到世界各地。”展望未来,彭飞说,今年蓝宝湾的销售目标是3000万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水产研究团队的合作,共建科研基地,持续提升种鱼驯化、繁育技术水平。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