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 闻
2025年09月01日

“山河永记——寻访宿迁抗战老兵第十一季”系列报道

严祖南:战火淬炼的通信尖兵


■ 本报记者 裴凌曼 杨群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97岁的抗战老兵严祖南用沙哑的声音唱起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他的手臂就会随着节拍用力挥动。虽然无法记住完整的歌词,但是熟悉的旋律一响起,他的眼中就闪烁着光芒。

8月27日,记者来到沭阳县钱集镇抗战老兵严祖南的家中。

严祖南命运多舛,3岁时失去了父亲,于是母亲带着他改嫁。虽然家庭条件艰苦,但是他和母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总算有了一个家。1943年,15岁的严祖南目睹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的暴行。他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毅然加入宣传队,为抗战贡献力量。

“我年纪大了,有很多事情记不清楚了。但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这些话,我可记得很清楚!”严祖南说,他没什么文化,这些都是在宣传队里学的。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宣传队如同战场上的“精神号角”,他们用笔墨、歌声和行动激发民众斗志,凝聚抗战力量,成为敌后斗争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严祖南说,宣传队的队员们虽然没有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正面交锋,但是“战斗”同样激烈。他们经常深入村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经过两年的锻炼,身材瘦小的严祖南因机敏灵活被选为通信兵。他的工作是传递信息,确保前线的指挥员能够及时了解战局,作出正确的决策。那时候,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严祖南和战友们只能依靠双脚在战场上奔跑。

其实,在战火中传递信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危险。日寇“扫荡”频繁,严祖南经常在枪林弹雨中穿行,躲避敌人的追查,有时要乔装打扮,有时要在夜间行走。个头小的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信件安全送达。

“有时候正在吃饭,突然接到命令要去送信,那就得立即跑去执行任务。”严祖南回忆道,在一次战斗中,他在枪林弹雨中往返多次传达指令。由于他及时传达了首长的命令,战斗取得了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严祖南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军一直实行优待俘虏的政策,秉持人道主义精神。”严祖南说,“中国军队和人民是多么善良,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大屠杀,真是恨死他们了。”

1946年6月,解放战争打响了。严祖南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涟水战役、孟良崮战役、上海战役等。

“我是通信兵,每次都在枪林弹雨中来回传递消息。”严祖南告诉记者。

1949年上海战役中的一次大捷——高桥争夺战大捷是严祖南最难忘怀的。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地段实施全线渡江,一举突破敌人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随后,我军迅速占领南京、杭州等城市,并决定解放上海,完成渡江战役第三阶段的任务。我方第30军接到第90师报告,该师第268团、第269团从高桥正南突入敌人阵地,攻占了严家桥等地。敌方高桥守军在飞机、炮舰的支援下,向严家桥阵地反扑。我方第270团在向严家桥一线增援途中,遭遇敌方飞机、炮舰的压制,进攻受阻,与敌人形成激烈的争夺局面。

严祖南正是第90师第270团中的一员。

“我们一个班的通信兵接到命令从师部送信到各营部,在送信途中遭遇敌军轰炸,有两名战友牺牲了。”严祖南举起左手说,“这只手被炸伤后也不知道疼,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后才感觉疼。”之后,他被送往医院救治。

一年后,严祖南因伤残从部队回到了家乡。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是严祖南仍保持着军人的作风。

“现在的生活好了,后辈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严祖南说,愿后辈都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