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 本报记者 李文静
长期在外务工,曾因未领到村里土地补偿金的宿豫区某村村民赵某,一度手持菜刀夜闯村党支部书记老姜家中。在宿豫区综治中心组织的调解会上,检察机关联合民政、公安、调解员及村委会代表共同厘清事实,发现此事原为一场误会。经村委会表决,赵某恢复了村民身份,这场持续数月的纠纷,终于彻底化解。该案例获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专题报道。
今年以来,宿迁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和科技赋能,构建起高效协同的综合治理体系。目前,全市95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已初步完成规范化建设,1404个村(社区)综治中心中已有1319个建成投用,“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逐渐成为群众普遍共识。
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
筑牢治理主阵地
“过去办件事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到综治大厅取个号,很快就能解决,省时又省心!”近日,在泗洪县重岗街道综治中心咨询养老政策的李大爷称赞道。
去年7月,重岗街道综治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内设1个大厅、5个功能室和10个开放式窗口,已成为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主阵地。作为街道社会治理的“心脏”,这里常驻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轮驻卫健、人社等相关单位,随驻法庭、城管等力量,实现“中心吹哨、条线报到”。
泗洪县重岗街道政法和社会治理工作办公室负责人王吉辰说:“我们通过‘常驻+轮驻+随驻’机制,不仅实现了空间整合,还推动了职能、人员和机制深度融合,彻底扭转了以往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的局面。”
在宿城区耿车镇,一场“破墙开门”的改造让综治中心更加亲民。今年4月,耿车镇拆除综治中心原有隔断与门禁,将综治中心主入口直接临街设置,并配套停车棚、充电桩等设施。“现在来综治中心,就像进便民超市一样方便。”一位前来反映问题的居民笑着说。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打造解纷终点站
“我们共划分151个综合网格和62个专属网格,择优配备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并把报到在职党员纳入网格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明确其承担社情民意联络和矛盾纠纷调解等职责。”泗阳县众兴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王守成对记者说。
众兴街道构建了街道与社区两级人民调解网络,设立25个社区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调解员37人,并邀请3名政法系统退休干警“坐诊”调解,同步实施“夕阳红100工程”,聘请百名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同志担任义务调解员参与基层治理。借助“三官一律”和“法律明白人”的专业力量,通过“邻里聊吧”“小区说事日”“凉亭议事会”等多种形式,推动法律常识普及和民情信息收集,将社会治理延伸至最基层。
综治中心的核心功能是化解矛盾、服务群众、解开心结。宿迁四级综治中心通过引入专业力量、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8个县级综治中心、95个镇街和1319个村社区综治中心的建设,让“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成为群众必然的选择。
3月19日,一名环卫工人听到有人扬言要开车撞击加油站站前小摊贩,就立即向网格员报告。沭阳县十字街道综治中心及时介入,成功避免了一起恶性事件的发生。“立功”的缘由是十字街道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我们充分发挥网格员、环卫工人、农村‘五老’、小店业主等群体的‘耳目’作用,织密治安网格,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十字街道政法委员黄婷婷介绍。
从“人工跑腿”到“数据跑路”
赋能智慧治理
“请问新生儿怎么报名?”近日,家住泗洪县重岗街道早陈社区锦绣华庭小区的产妇黄女士通过小区“云网格”群询问,“请携带父母双方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孩子出生证明……”群中“AI助手”见网格员没有及时回复,就“调”出储存的政策知识库在群中回复了居民。
重岗街道早陈社区创新试点“AI助手”智能应用,嫁接现有“云网格”平台,拓展出“问题智能应答、诉求全时跟踪、消息一键群发和成员标签管理”等实用功能,既方便了居民反映诉求,又减轻了网格员工作负担。
“云网格”智能平台的深度应用重构了社会治理模式。该平台依托微信生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格群组体系,实现群众诉求“即知即办”。截至目前,通过“云网格”办理群众诉求超20万件,接办非警务分流警情12675起,成功化解11609起,化解率达91.59%。
智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创新,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让群众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宿豫区下相街道配备远程视频调解设备,实现矛盾纠纷线上调解,让群众家门口就能解纠纷化郁结。
“云网格”增强了街镇、村居综治中心的实战能力。正如王守成所说,众兴街道网格员实时关注企业微信群大小“新闻”,采集上报物业矛盾、邻里纠纷、婚恋家庭等小微事件,关注群内特殊困难群体,为居民提供上门代办帮办服务,真正让“云网格”成为居民手中的“掌中宝”。
从“试点探索”到“全域推进”
建设成效显著
宿迁市综治中心建设起步早、基础好,去年底到今年初县级综治中心已基本完成规范化建设。于是,宿迁市委政法委把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作为今年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制定镇街综治中心职责清单,明确基础设施、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平台应用“五个规范化”建设要求,实现建设“软硬件”标准统一,工作职责一致、功能一致。在此基础上,向1404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延伸,力争年底前完成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任务。
“始终瞄准领先全省的目标定位,我们把‘巩固县级中心建设成效、主攻乡镇级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中心实战效能’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宿迁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鸿权说,“‘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成为越来越多宿迁人的共知。”
如今,一桩桩矛盾纠纷在综治中心化解,一张张笑脸在服务窗口绽放……宿迁不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向纵深挺进,社会治理能力也随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得到显著增强。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