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闻
2025年10月01日

跨越74年的思念

82岁弟弟“见到”24岁烈士哥哥


本报记者 叶春艳 章胜

■ 通 讯 员 刘盼盼

“像,真像……跟我二哥一模一样!”9月29日上午,在沭阳县李恒镇,今年82岁的刘习中老人深情地注视着画像,指尖轻抚画面,声音哽咽地说。时隔74年,他终于再次“见到”了记忆中的二哥刘希儒,一段被战火中断的兄弟情再度延续。

刘希儒烈士,宿迁市沭阳人,1951年8月在长春因战伤救治无效牺牲,后安葬于长春烈士陵园。然而,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未留下影像与详细信息,再加上原始档案中姓名(登记为“刘习汝”)等信息存在差异,为寻找烈士亲属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据沭阳原始档案记录,“刘习汝”出生于1927年,沭阳县李恒公社东风大队王庄人,生前为志愿军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二团战士,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失踪,1982年7月被追认为烈士。

今年6月26日,宿迁寻亲志愿者郝春霞接到一则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烈士刘希儒的寻亲信息,随即与沭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对接,两地携手展开行动为烈士寻亲。在双方的不懈努力和通力协作下,经过工作人员对海量材料进行细致严谨的核实比对,“刘习汝”烈士的信息被逐一修正完善,最终确认其姓名为刘希儒,并成功寻找到其在沭阳县李恒镇的家人。

“谢谢你们!帮忙找到了我二叔……”今年80岁的刘秀芹,抱着刘希儒的画像,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红着眼眶说,“当年的我还小,虽然不记得他的模样,但我记得他走之前还抱了抱我……”

受刘希儒的影响,1967年,刘秀芹也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军人。他说,他父亲有兄弟三人,二叔刘希儒当时是一名医生,失踪那年24岁。这些年来,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每当想起这段往事,刘秀芹父亲就非常痛心,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看弟弟一眼”,遗憾的是,直到刘秀芹父亲去世也未能实现。

了解情况后,郝春霞联系了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根据相关描述和参考家人面貌,专门为刘希儒绘制了画像。“感谢所有帮忙的人,终于让我‘见到’了他!”刘习中动情地说。这不仅是对烈士的告慰,也让英雄从“有名”走向“有貌”,从历史中真实地“走到”家人面前,也让这段因信息偏差而中断74年的血脉亲情得以重新“连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