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泗洪
2025年10月01日

泗洪:公园绿地“拔节生长” 市民幸福感“触手可及”

■ 本报记者 赵淑柳

晨曦初露,泗洪县汴河东岸的风光带里,晨练的人们或沿着蜿蜒的步道跑步,或舒展身姿打太极拳;暮色四合,该县城东生态体育公园内的篮球场上,年轻人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些浸润着草木清香的生活片段,串联起泗洪人关于“绿色家园”的惬意栖居与无限眷恋。

在泗洪,“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诗意生活已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日常图景。

谁能想到,如今草木葱茏的水厂公园,曾是被遗忘的城市“褶皱”。“以前这块地杂草丛生、夏天蚊蝇乱飞。现在建成了公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9月28日,市民刘小梅带着孙子在公园里散步,说起这个“口袋公园”,她的语气里溢出藏不住的喜悦,“我们老年人在树荫下乘凉,孩子们撒欢儿跑。外地亲戚来了之后,都说羡慕俺能天天逛这个漂亮的公园!”

同样的“绿色魔法”正在泗洪街头巷尾上演:闲置空地变身缤纷小游园,废弃角落“生长”出“口袋公园”,曾经的城市“边角料”,如今成了居民“家门口”的“绿色会客厅”。

在该县古徐广场东西两侧的公园内,健身步道、花草树木、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不少住在周边的市民会在上班前或下班后来到这里锻炼身体。

9月29日,刘丽和往常一样到古徐广场西侧公园内的羽毛球场打球。她告诉记者:“晨跑能呼吸新鲜空气,晚上和朋友相约在这里打羽毛球,这日子过得太得劲了!”

在泗洪,公园不再是仅供观赏的“花瓶”,而是能让人真正“走进绿意”的生活空间。

在早陈河风光带的草地上,有市民搭起了帐篷;体育路公园的广场成了广场舞爱好者的“根据地”。一处处开放共享绿地彻底打破“围栏里的风景”——市民可以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坐在花丛边看书,让绿意从“眼中景”变成“身边趣”。

最震撼的“蜕变”是泗洪县河长制尾水湿地主题公园。280亩的生态湿地上,水生美人蕉、菖蒲、鸢尾等生机盎然。范静每天傍晚都会来该公园散步。昔日令人掩鼻的臭水塘,如今波光粼粼,小野鸭结伴游过。看着眼前的场景,她不禁感叹:“你看这水面波光粼粼,谁能想到是处理过的污水?”

触手可及的幸福,离不开“绿色工匠”的精心呵护。在泗洪县博物馆广场,泗洪县绿友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废弃物循环利用、病虫害防治、林下空间更新和乡土植物应用,让绿地既生态又美观;世纪公园内,泗洪景怡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借助智慧管理系统,让每一棵树都得到精准养护。

数据记录下泗洪的“绿色加速度”:16个口袋公园“见缝插绿”,54.26公里城市绿道蜿蜒如带,453.88万平方米公园绿地为城市铺上“生态绿毯”,“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95.02%。

当晨跑者在绿道上“刷步数”,当孩子们在“口袋公园”的秋千上欢笑,当年轻人在草坪上铺上野餐垫,泗洪用一片片绿地、一处处公园,把“生态优先”的承诺,写成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日常。

在泗洪,转角遇见的不只是风景,更是民生的温度——是老人们下棋的石桌、孩子们追逐的草地、年轻人露营的星空。这座城市以绿地为笔,以匠心为墨,在钢筋水泥间勾勒出一幅“人在景中居”的美好画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