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泗洪
2025年10月01日

梅花镇:基层文化“共同体”让乡村生活“有滋有味”

本报记者 赵淑柳

■ 通 讯 员 陈佳慧 衣晨

“以前农闲时大家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凑在一起打牌。现在好了,村里不仅有书屋能看书,还经常举办村歌比赛、广场舞比赛,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日前,在泗洪县梅花镇段庄村文化广场上,刚参加完“戏润梅香”群众性文化活动展演的村民王庆早笑着说。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梅花镇以“顺山集遗址”文化为根基,构建基层文化“共同体”的生动实践。面对基层文化资源分散、群众参与度低、文化赋能不足等难题,该镇通过资源整合、活动创新、产业联动,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

整合资源,文化管理“一盘棋”

“以前想办文化活动却没头绪,要么缺场地,要么找不到懂行的人。”梅花镇宣传工作负责人蒋银银坦言,过去基层文化工作常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梅花镇首先从“资源整合”破题,全面摸排全镇文化“家底”,建立“梅花镇文化资源库”,打造动态更新的“文化资源一张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顺山集遗址馆等24处实体阵地的位置、功能、使用时段清晰标注,300余名文化人才、民间文艺团体、志愿者组成一支强而有力的“七色梅花”文艺轻骑兵队伍,每个人的专长和联系方式也一一在册。

“现在要办活动,打开资源库就能精准匹配。比如,想办一场读书活动,农家书屋的书籍储备和志愿者服务团队等资源就能随时调度。”梅花镇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曾靖介绍,资源库的建立让文化管理从“零散化”转向“一盘棋”。

创新活动,四季主题不断档

“春话团圆、夏赛舞蹈、秋颂丰收、冬享年味,今年的文化活动就没断过!”提及今年的文化生活,梅花镇梅花社区居民徐守成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上半年参加的“非遗新唱”活动让他印象深刻,泗州戏演员用传统唱腔演绎乡村新变化,“戏很好听,演员表演也很‘接地气’,看完还想再看。”

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是梅花镇文化“共同体”的核心目标。该镇创新建立“政府掌方向、共同体搭台、群众展风采”的活动机制,打造“戏润梅香”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品牌,推出四季主题活动。

据统计,今年以来,梅花镇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5场,累计服务群众1.5万人次。

赋能产业,文化“流量”变“增量”

文化不只能“聚人气”,更能“兴产业”。梅花镇探索“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段庄村和宿迁奇妙哆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动发展,依托顺山集遗址文化和民族特色,打造陶釜灶台体验区、林下赶海乐园、水上休闲中心、民俗体验等农文旅融合场景。截至目前,段庄村已接待游客7万人次,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除此之外,为引导梅花镇文化资源库内的文化人才与企业深度对接,让文化元素成为产业发展的“加分项”,该镇谋划年内将顺山集文化图案具体应用在农产品包装、油画染料、冰袋等产品上,预计可带动镇域文体企业年内产值突破5亿元。

从“文化惠民”到“文化兴产”,梅花镇以基层文化“共同体”为纽带,不仅让千年顺山集文化焕发新生,更走出了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促产”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丰富基层文化‘共同体’的内涵,开展好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以文化凝心聚力,让文化振兴成为推动基层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核心动力。”梅花镇党委书记彭增龙表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