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迁软件园:“店小二”式服务助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 本报记者 祁秋月
在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机器人一边扭秧歌一边转手绢,展现了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近期的短视频平台上,人形机器人可以灵活地做出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作为国家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具身智能产业正在宿迁快速发展。
日前,在宿迁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保险小镇)(以下简称“宿迁软件园”)的京东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内,数据采集员正熟练地操控机器人完成打扫、拿取等模拟人类日常的动作,多维度传感器同步记录着触觉、视觉、自体感知、空间轨迹等全模态数据。
这一生动场景,正是宿迁软件园与京东集团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国家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具身智能产业在宿迁软件园加速崛起,京东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的落地运营,则是宿迁软件园以优质服务赋能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10月,京东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在宿迁软件园正式投入运营。这个由京东集团与宿迁携手打造的“机器人数据采集之城”核心项目,一期面积达5000平方米,建成物流仓储、工业制造、健康医疗等5大类场景实验室与30个采集室,配备机械臂、人形机器人、VR/AR等先进设备,通过海量的机器人数据采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突破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据了解,待项目全部建成后,年营收可达10亿元,还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从规划到落地的“加速度”,离不开宿迁软件园“全周期帮办服务”的坚实保障。宿迁软件园始终秉持“服务好本土企业是最好的招商”理念,针对京东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建设落实“一对一”专人跟踪帮办机制。工作人员主动靠前对接,从项目审批到设施建设全程跟进,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力促项目稳步快速推进。“从项目签约到投入运营,工作人员全程‘跑腿’,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这种‘店小二’式的服务让企业特别暖心。”京东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业务负责人感慨地说。
宿迁软件园不仅在建设环节保驾护航,还在后勤保障上做足文章,让企业员工“留得住、心更安”。为了满足企业员工生活需求,宿迁软件园配套建设了设施完善的餐饮、住宿场所,解决企业员工就餐、住宿、出行等后顾之忧,让企业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目前,京东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已吸引众多专业数据采集人才,为机器人数据采集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京东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的蓬勃发展,是“京东系”企业在宿迁软件园扎根成长的一个缩影。16年来,宿迁与京东集团携手同行、并肩跨越,“京东系”企业在宿迁软件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涵盖机器人数据采集、数据标注、AI大数据智能处理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其中,京东数据标注产业园依托京东集团自主研发的专业数据标注处理平台,打造集数据标注、模型训练、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专业化产业基地,目前已有员工近2000人,取得AI相关专利4200余个,服务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及60余家知名企业。预计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从业人员将突破3000人,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税收2亿元。
“企业有所呼,园区有所应”,这是宿迁软件园对企业的不变承诺。未来,宿迁软件园将持续增强服务意识,聚焦企业发展需求,精准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京东系”企业及更多落地企业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推动企业与区域协同发展,在骆马湖畔共同书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