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活水”润“花木” 乡村振兴长“新芽”
——中国建设银行沭阳支行用金融“活水”滋润花木“沃土”

■ 宿建宣
近日,沭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里花木葱茏、暗香浮动。作为中国著名的“花木之乡”,沭阳的“美丽经济”正以蓬勃之势蔓延:公路上,满载花苗的货车络绎不绝,车斗里的绿植带着新鲜泥土的气息;田垄间,花农们正忙着修剪枝叶、打包花束,指尖翻飞动作娴熟;直播间里,年轻的“新农人”对着镜头热情吆喝,手机屏幕映亮了苗木大棚;快递站点内,贴着“沭阳花木”标签的包裹堆积如山,即将“奔赴”全国各地千家万户……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处鲜活的场景,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与花木共生的活力。
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擦亮了沭阳在全国的“金字招牌”,更延伸出电商销售、干花加工、园艺设计等新业态,甚至发展出了无人机植保、低空巡检等“低空经济”新场景,为产业融合注入科技动能。然而,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想引进名贵品种,可种苗采购、土壤改良动辄上百万,实在不敢轻易投入。”
“直播订单翻了几番,想建智能大棚、升级仓储,可钱都压在存货上,资金从哪儿来?”
……
这些沉甸甸的疑问,成了不少花农和企业主心头挥之不去的“大石头”。
民之所盼,金融所向。中国建设银行沭阳支行(以下简称“建行沭阳支行”)始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精准聚焦沭阳花木产业发展痛点,主动下沉服务重心,实地走访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摸清产业需求后,量身定制用好“城乡融合贷”“裕农快贷”“苏农云贷”等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无需复杂抵押、审批流程精简、利率优惠亲民,这些各具特色的金融产品化为“活水”精准滴灌到花木产业的每一处“根系”,让一批批“新农人”得以摆脱资金束缚,在创业创新的道路上“破茧成蝶”。
“及时雨”解了“新农人”的燃眉之急
在沭阳县颜集镇的一处现代化苗圃里,“新农人”徐先生正对着手机镜头侃侃而谈,镜头聚焦处,一株造型苍劲的罗汉松枝干虬曲、绿意盎然。“家人们看这株罗汉松,造型是咱们老师傅纯手工修剪的,现在下单还送专用营养液!”他的直播间背景里,一排排智能温控大棚整齐排列,棚顶的遮阳网、通风口自动调节,棚内的喷灌系统定时洒水,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草木清香。谁能想到,半年前的徐先生,还在为这片大棚的建设资金愁得夜不能寐。
“沭阳的花木电商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在拼品质、拼服务,不升级就要被淘汰。” 徐先生一边麻利地修剪花木枝条,一边回忆起当初的困境,“我算了笔细账,建3个智能大棚、安装自动喷灌和温控系统,再引进一批高端盆景素材,前期投入至少要50万元。我们做小本生意的,流动资金全压在库存花苗上,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真是难如登天。”就在他四处筹钱无果、几乎要放弃升级计划时,建行沭阳支行的客户经理主动找上了门。
“他们不仅了解我的经营状况,还仔细看了我的发展规划,甚至帮我分析了高端盆景的市场前景。”徐先生笑着说,当客户经理推荐“裕农快贷”时,他还半信半疑,“以前总觉得银行贷款手续繁琐、门槛高,没想到这次完全不一样。” 从提交申请到资料审核,再到贷款发放,前后只用了不到3天,38万元的信用贷款就稳稳到账,而且利率比普通商业贷款优惠不少。
如今,徐先生的生意早已不止于单一的花木销售:客户买了盆景,他能提供上门修剪、定期养护的全流程服务;企业需要绿植装饰,他能量身设计园艺方案;精细化“私人定制盆景”业务,根据客户需求培育专属造型。“建行的支持给了我闯劲,现在我的客户越来越多,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通过提高花木存活率和附加值,今年公司增收提升一倍绝对没问题!” 徐先生笑着说,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量体裁衣”,金融产品接地气有温度
金融的“活水”,浇灌的不仅是田间的花木,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苗”。来自沭阳县章集街道的陆先生,在花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如今经营着120亩的花木种植基地,从最初的单一苗木种植个体户,逐渐发展成集培育、销售、园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后来,他面临创新升级的资金难题。“做农业就得敢创新,老守着几种传统品种肯定不行。我们不仅要引进新的花木品种,还要学习先进的培育技术,更得招懂电商、懂设计的年轻人,这些都离不开资金支持。” 陆先生感慨地说,“没有资金做后盾,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空想。”建行沭阳支行的客户经理在日常走访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需求。陆先生说:“客户经理特别细心,每次来都要去田里看看苗木长势,问问销售情况,得知我想扩大规模、升级产业后,立刻就帮我对接了贷款项目。”
为了让贷款尽快落地,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开展现场调查,指导陆先生准备申请资料,还协调银行内部开辟“绿色通道”。短短3个工作日,200万元贷款就顺利到账。“拿到贷款的时候,我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陆先生说,有了这笔资金,他立刻引进了新品种,聘请了专业的园艺技师指导培育。
在后续的跟踪服务中,客户经理发现陆先生的新品推广和市场拓展还需要补充资金,又主动为他申请了200万元的追加贷款。 陆先生说:“建行的服务太贴心了,不是放完款就不管了,而是真正跟着企业需求走,有需要的时候总能及时跟上。”如今,他的企业早已实现华丽蜕变:从传统的“卖产品”转向“卖场景”“卖服务”,不仅为客户提供花木销售,还承接城市绿化、庭院设计、研学体验等项目。产业链延长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企业的利润也大幅增长,周边跟着他干活的花农,“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手机变成了新“农具”,数据变成了新“农资”,直播变成了新“农活”。在沭阳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金融正是驱动这一切变革的“绿色引擎”。截至2025年10月末,建行沭阳支行花木贷款余额1.56亿元,较年初增加5100万元。一笔笔精准投放的贷款,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滋养着花木产业的根系,也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希望。
行走在如今的沭阳大地,连片的花木园区蔚为壮观,彩色的花田与现代化的大棚交相辉映,忙碌的花农与活力满满的“新农人”共同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民生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未来,建行沭阳支行将持续发挥自身金融优势,多渠道构建“政银保企”对接桥梁,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创新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努力形成多方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市场共同体”,打造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环境,助力沭阳县花木产业做大做强,让“美丽经济”绽放更耀眼的光彩,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