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6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纵 深
2019年06月24日

宿迁“新村干” 在乡村振兴中 奉献青春智慧

本报记者 程大伟

■ 通 讯 员 陈文卿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支撑。为了破解农村青年人才匮乏、优秀村干部难选难留问题,宿迁自2017年6月起创新实施“返乡兴村千人计划”,选聘一批带项目、能干事的本乡本村大学生回乡担任“返乡兴村新村干”(以下简称“新村干”),为强村富民注入有生力量。

对于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区——宿迁而言,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尤为迫切。数据显示,3年前,宿迁涉农村居35岁以下的“两委”班子成员仅占9%,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3%。不少青年人才来得快、走得快、扎不了根,曾一度是宿迁农村青年人才匮乏的缩影。为了补齐人才短板,宿迁通过实施“返乡兴村千人计划”,吸引和凝聚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奉献青春和智慧。

“新村干”,怎么选?

在“新村干”选聘工作中,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下足功夫,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以乡镇为单位,对近5—10年考出去的大专以上毕业生进行拉网式摸底,点对点动员,全市每批报名人数都在5000人左右。

“我们突出创业富民和到村工作两个原则,坚持‘标准定在先、项目晒在先、考察把在先、试点领在先’,明确以本村户籍或原籍为本村的大学生为主,有创业项目的优先,保证优秀本土人才引得进、选得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张卫东说,这些土生土长的返乡“新村干”既有含金量,又有含情量,真正把乡村干部队伍中的年轻大学生从“飞鸽牌”变成了“永久牌”。

截至目前,宿迁选聘了2600余名本土大学生挂职村“两委”职务,实现每个涉农村居配备2名“新村干”,平均年龄27.4岁,党员占四分之一,本科以上学历占三分之一。他们理念新、思路活、有闯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新村干”,怎么干?

充分发挥“新村干”自身优势,强化创业扶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农业结构调整是“新村干”工作的核心要义。

“我是农村娃,无论走到哪里,根都在养我的这片土地上。”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村“新村干”、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先兵由衷地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王先兵在外打拼多年后,回乡创办了阿兵家庭农场和江苏融达管业科技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吸纳100余名村民就业。

泗阳县临河镇胡庄村“新村干”胡巍发挥专业优势,创办泗阳蓝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1万平方米厂房,带动70余人就近就业。

硕士毕业生朱建威放弃在上海外资企业的高薪待遇,回到家乡宿豫区顺河街道周石庄居委会,先后创立悦宁企业管理、瑞普德商贸等企业,并联合5名“新村干”,创办“梨不了”民宿。

目前,宿迁2600余名“新村干”,创办各类项目1600余个,带动5万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得益于这些“新村干”的努力,鲜切花、白玉蜗牛、南美对虾等新品种在宿迁落地,民宿经济、采摘文化、休闲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网红”直播、众筹、共享经济等新模式层出不穷。

“新村干”,怎么育?

宿迁坚持“三当”理念,将“返乡兴村新村干”当后备支书来培养、当振兴人才来使用、当创业青年来扶持,开展全员培训、选派工作导师、提供必要保障,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创设擂台,让“新村干”回得来、留得住、有奔头。

宿迁明确,“新村干”挂职期间的基本报酬为2000元/月,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在“新村干”群体内部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氛围,形成及时淘汰机制。对表现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新村干”,按一定程序及时转为任职。目前,275名表现优秀、群众认可度较高的“新村干”由挂职转为任职,其中19名任村“两委”正职。

“本土+创业”是宿迁“新村干”身上最鲜明的特质。宿迁鼓励“新村干”抱团创业,结成各类创业联盟,定期开展培训,组织交流活动,搭建竞技平台,激发出了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呼唤基层干部“头雁方阵”的引领。宿迁“新村干”队伍正是“头雁方阵”的“新劲旅”,为广袤农村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