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宿迁 精彩市志
宿迁市的百科全书——《宿迁市志》全新问世
副市长薛启书(前排右六)与《宿迁市志》终审会评审专家及编纂人员合影
八年磨一“志”,宿迁市的“百科全书”——《宿迁市志》正式出版发行啦!
《宿迁市志》是宿迁市建市以来第一部设区市志书,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册,设48篇282章。
《宿迁市志》2012年2月启动编纂工作,历经八年,2020年7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
《宿迁市志》精彩无限,请点击“宿迁史志网(http://szb.suqian.gov.cn)”阅览!
编纂纪事
● 2012年
2月25日,《宿迁市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在市委党校召开,宿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丽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宿迁市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7月12-13日,《宿迁市志》编修人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办。
12月27-28日,《宿迁市志》编修人员培训班再次在市委党校举办。
9月12-14日,省地方志办公室在南京为宿迁市重点供稿单位的30余位修志人员举办培训班。
● 2013年
4月7-11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地方志办公室)赴《宿迁市志》承编单位进行业务指导与督查。
5月23日,《宿迁市志》编修人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办。
9月10-13日,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宿迁市志》编修人员赴淮安、扬州、苏州、南京等地学习、交流地方志工作。
12月19日,苏北片修志业务座谈研讨会暨《宿迁市志》总纂篇目省级评审会在宿迁市召开。《宿迁市志》总纂篇目通过省评审。
● 2014年
5月,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全市供稿单位志稿进行集中联审。
6月初,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通过联审的志稿进行验收。至12月底,全市志稿全部通过验收。
10月16-18日,《宿迁市志》编修人员赴淮安、镇江市地方志办公室及省方志馆学习交流修志工作。
● 2015年
10月10日,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宿迁市志》编纂工作交流会,开始实行“每周一交流”制度。
12月14-16日,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宿迁市志》编修人员赴南京学习考察,并查阅相关资料。
12月,基本完成《宿迁市志》志稿分篇编纂工作。
● 2016年
完成《宿迁市志》志稿分纂,开始全书总纂。
● 2017年
3月初,在《宿迁市志》完成总纂、即将进入“三审一验”的关键时期,市地方志办公室相关编纂人员赴苏州、泰州等市地方志办公室学习取经。
5月19日,《宿迁市志》初审工作专家座谈会在市图书馆召开,《宿迁市志》编修工作由此进入初审阶段。
5月23日,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蔡金良一行到宿迁调研指导《宿迁市志》编修工作。
6月19日,《宿迁市志》志稿初审会在市图书馆会议室召开。经过24位评审专家评审,《宿迁市志》志稿通过了初审。
12月,《宿迁市志(复审稿)》及《征求意见表》置于市党政办公大楼大厅、市图书馆等场所,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12月27日,《宿迁市志》志稿复审会召开。由宿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同意《宿迁市志》志稿通过复审。
● 2018年
4月10日,宿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薛启书到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地方志工作,并就《宿迁市志》终审稿与编纂人员进行交流。
8月7日,由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的《宿迁市志》志稿终审会在宿迁市区召开。《宿迁市志》志稿通过省级终审。
10月,方志出版社审稿,同意《宿迁市志》志稿公开出版。
● 2019年
2月初,《宿迁市志》志稿通过省级验收。
6月27日,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宿迁市志》志稿分篇通审通校会。
11月25日,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宿迁市志》编纂收官终评会暨“第一读者”精读部署会。《宿迁市志》编纂工作进入收官阶段。
12月,《宿迁市志》志稿进入印刷程序。
● 2020年
7月,《宿迁市志》正式出版发行。
市志概况
《宿迁市志》由宿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出版。市委书记张爱军、市长王昊为该书作序,称该书的编纂出版“是宿迁市的一件文化盛事,更是宿迁市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标志性大事”。
《宿迁市志》客观、全面地记录了宿迁市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册,共设48篇,分别为建置·区划、自然环境、两河两湖、环境保护、土地、城乡建设、水利、交通·邮政、通信与信息化建设、经济综情、财政、税务、经济综合管理、开放开发、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酿酒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群众团体、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科技、教育、文化、项羽文化、著述、卫生、体育、居民、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宗教、民俗、方言、县区概况、人物。此外,志书前置近300幅彩图及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后置附录、索引、后记。
《宿迁市志》的记述时限为:上限不一,因事而异,下限一般为2011年年底。其地域范围为1996年设区市成立后所辖的行政区域,详记市区,兼及辖县。
《宿迁市志》于2012年2月正式启动编纂。在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指导下,在中共宿迁市委领导下,在宿迁市人民政府主持下,由宿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实施、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具体编纂,耗时八年编纂完成。其间,2012、2013年,开展培训与征稿;2013年12月,总纂篇目通过省评审;2014年,形成初稿;2015、2016年,完成分纂;2016、2017年,完成总纂,并完成初审、复审;2018年8月,通过省级终审,同时通过方志出版社审稿;2019年2月,通过省级验收,年底进入印刷程序; 2020年7月,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宿迁市志》共300多万字,2284页,彩色印刷,16开本,印数4000套。全市106家单位和部门参与编纂,主要撰稿人有258 人,主要审稿人有73人,形成各类资料710多万字,最终定稿字数300多万字。
凸显重点 彰显特色
李志宏
新版《宿迁市志》重点记述了被称为宿迁“三张名片”的运河、名酒和项羽,而这三点正是宿迁之特色所在。
运河,舟楫所向,先长安后北京,宿迁都是必经之地。曹魏时高闾驻兵淮南,修渠以通漕运。隋大业初年,疏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地处泗洪的汴水就是古通济渠,唐代改名为广济渠。当时是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水道并非畅通。宋代疏浚河渠三道,汴河、广济河、惠民河,江南的贡粮是自江入淮、自淮入汴、自洛入河、自河入渭。此前运河是东南、西北走向,终点是洛阳、开封。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至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永乐九年二月,开挖山东会通河,连接黄河故道。东南漕艘,皆由江绝淮,沿黄河、经清河(淮阴)、桃源(泗阳)、宿迁、邳州至徐州城东北入泗水,以达山东,北上抵京。清康熙年间,黄河屡次泛滥。二十六年,总河靳辅自张庄运口引骆马湖水凿渠,由遥缕二坝之内历宿迁、桃源、清河三县,至清口对岸仲家庄出口,共180里,是为中河及现在的运河。运河无论是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宿迁作为转折点,坐拥河泗,左右逢源。更为难得的是,古汴河、古泗水、今运河,从古至今的三条运河要道都在独特区位的宿迁境内保存完好。
名酒,宿迁是自然酒起源的地方。这里出土1800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和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无不使宿迁这块古老而又芬芳的土地散发着令人回味悠长的酒香。宿迁是酒都,大大小小的酿酒厂,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全市各个城乡。宿迁是酒都,每一缕空气中都悬凝着酒味,每一块泥土里都饱含着酒香。芬芳的天,香醇的地,人们走进宿迁就走进了酒的城堡、酒的故乡、酒的怀抱、酒的海洋。酒是农耕产物,泗洪县重岗乡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农耕图”画像石,被确认为我国已发现反映汉代农业耕作技术最早的汉画像石。这些发现,印证了宿迁地区的酿酒渊源。宿迁酒业兴盛于明、清时代,宿迁境内至今多处仍然保存有明、清时期的窖池和贮酒器。1949年后,宿迁在古酿酒作坊的遗址上建起了地方国营酒厂,在继承传统的宿酒酿造技艺的同时,不断加入新技术、新工艺,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相继进入中国名酒行列,两家企业强强联合,现已经合并成立苏酒集团,成为中国名优白酒行业唯一拥有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的企业。
项羽和项羽文化。《史记》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本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祖父景燕是楚国大将,楚由南楚、东楚拓疆以至西楚,燕因军功在今河南项城有封地,指地为姓。项氏东迁在今宿迁有了孙辈项羽。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十岁的项羽和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开始了流亡生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浙江湖州)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率江东子弟八千起兵反秦。“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的,记谁的?没说。应该是末代楚王负刍在临终之时发出的誓言。哪三户?《项羽本纪》里没有。但是楚国有屈、景、昭三大家族,即所谓的“三户”。古宿迁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楚文化的基础上,孕育了“破釜沉舟、革故鼎新、诚实守信”的项羽文化。
《宿迁市志》恪守志与史的界限,对宿迁市的运河、名酒和项羽进行忠实记录,不评不议。
“治天下以史为镜,治郡国以志为鉴。”《宿迁市志》述、记、志、传体裁完备,编、章、节、目层次分明,恢弘巨制300多万字,记载厚重历史文化。此文意在导读,一斑难窥全豹,原著当更精彩!
专家点评
守正创新 继往开来
王清平
历经八年创修,设区市首志——《宿迁市志》终于面世!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一路爬罗剔抉、披砂沥金,如今终成煌煌48篇300多万字鸿篇巨制,实属不易!
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充实,包罗万象,堪称“宿迁百科全书”;48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亮点纷呈,篇篇都是宿迁地情;300多万字,字斟句酌,述而少议,寓议于述,字字凝结编者智慧。
与传统志书相比,《宿迁市志》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作为参编参审人员,我以为此志有三个创新尤为突出:
一是创新篇目,凸显特殊的地域性。《宿迁市志》坚持事以类聚、类为一志,同时,为了彰显地域特色,对某些特色内容也做了升格处理。这些篇目既是宿迁独特的地情,更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第三篇“两河两湖”从自然环境中升格为篇,记述古黄河、大运河、洪泽湖、骆马湖的形成、治理历史。如果按照门类,“两河两湖”放在水利篇中未尝不可,但作为占宿迁境域面积三分之一的“两河两湖”不仅是宿迁特有的自然环境,即使放在全国也不多见,而且“两河两湖”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的灾难史和治水史,因此,升格记述“两河两湖”很有意义。该志还专设“项羽文化”一篇。出生于宿迁的项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都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由他一人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已经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着人类。该篇全角度记述了“项羽文化”的形成背景、精神内涵、发展过程、传承载体等,并附以古今咏项羽的大量诗文,为后世全面认识项羽留下宝贵史料。
此外,《宿迁市志》许多章节都凸显宿迁的地域特色。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篇第一章《体制变革与农民减负》记述家庭联产承包中的泗洪上塘在全省率先大包干,工业篇中第一章工业所有制结构中记述“四轮驱动”的“耿车模式”等等。
二是创新内容,彰显鲜明的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经历过宿迁地级市风风雨雨的人都能从这部市志里找到自己奋斗的足迹。属于一代人记忆的时代印记、城市变化、科技发展、生活状态等,《宿迁市志》都有记载。党务政务方面如工业突破、招商引资、生态宿迁、创业宿迁、诚信宿迁建设、纪检监察、电子政务等;基础设施方面如铁路、高速公路等;城市建设方面如老城区改造、地下管网等;经济建设方面如海关、检验检疫等;通讯信息化方面如通讯网络、基础数据网和IP网络、软件等。这些诞生于二十世纪末的新党务、新政务、新项目、新科技、新机构、新举措都是前所未有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事物可能会逐渐消失或被新的事物所取代,但如今它们真实地记录在《宿迁市志》里,反映了宿迁建市以来的历史和成就,不仅为此前志书所不多见,而且给后来读者了解世纪之交时代风云提供了参考。
三是创新形式,体现强烈的真实性。志修信史,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如何体现真实性?《宿迁市志》述、记、志、传、图、表俱全,以志为主。彩页百幅照片形象反映宿迁历史和城乡面貌,文字据事直书,准确规范,简明流畅。文字记述部分运用了大量数据,真实反映宿迁的历史。我一度担心,志中出现大量数据会不会变成成绩单?但通览全志发现,这个担心多余。本志大量数据反映了某个领域的真实状态,比文字更简洁且更有说服力。因此,数据如实入志,既看到历史,又看到家底。
盛世修志,志载信史。《宿迁市志》无愧为我市第一部存史、资政、育人的“百科全书”。它的出版发行必将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