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0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闻
2022年10月01日

宿迁“链主”企业培育的思考与对策

■ 许多 何坡

“链主”企业在产业生态中处于枢纽地位,抓好“链主”企业就相当于抓住了产业链的“牛鼻子”,探索构建“链长+链主”的产业链培育新机制,对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链主”企业培育面临的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浪潮来袭,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既有的全球产业链格局受到巨大挑战,产业链格局正在进行重组、重构甚至推倒重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一是产业培育从集群培育转向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更注重企业集聚、规模效应,产业发展政策比较笼统;产业链更强调细分行业、产业安全稳定、配套发展,在构建产业链过程中缺什么补什么,产业政策更加精准。企业也从单纯的扎堆发展,变成深度的协作与上下游协同,产业链成为一种更有效率的产业发展形态。

二是产业发展从政府驱动转向“链主”驱动。近年来全国多地陆续建立了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链机制,通过领导挂帅,在产业链薄弱环节实现高效统筹内外部资源、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加速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推动补链、强链、延链。但随着产业链发展的深入推进,产业的发展亟需从政府驱动转变为“链主”驱动,中国产业表面上看存在“大而不强”“缺少灵魂”等问题,实质上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是缺乏对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掌控能力,很难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链主”驱动模式有很多优势,产业培育更加市场化,机制更加灵活,“链主”对行业发展、市场方向以及核心技术等了解更深入,能够较好地甄别行业内有竞争力或发展潜力的企业及项目。通过培育和引进更多“链主”企业,提升产业控制能力,将成为区域产业链竞争制胜的关键。

三是产业竞争从单个企业竞争扩大到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如何,甚至能决定产业链中大部分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促进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成为链中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这时候,“链主”企业的诞生有助于产业链资源的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过去,龙头企业往往以企业体量和销售金额论高低,而“链主”企业则是以“长度”论英雄,带动能力更强、合作伙伴更多。“链主”企业通过运用先进技术、理念和模式推动产业变革,提高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协同效率,从而获得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二、先进地区“链主”企业培育的经验分析。

目前,广州、苏州、重庆等城市在培育“链主”企业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提炼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可为宿迁培育“链主”企业提供一定参考。

一是广州实施“链长+链主”双链式“链长制”。2021年6月,广州印发《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全面实施以市领导为“链长”和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双链式“链长制”。围绕“链主”企业培育,从资金、土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国有产业投资和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提高“链主”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比例,利用股权投资方式吸引项目落地。鼓励“链主”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二是苏州重点产业实施“链主”引培工程。2021年,苏州市印发《苏州市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强链补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积极招引世界500强、全球行业前100强、国内行业前50强、细分领域前5强企业及上下游关键节点配套企业,提升研发、营销结算、国际贸易等总部核心功能,对具有技术突破性、全局带动性和重大引领性作用的项目,按“一事一议”重点支持。开展潜力地标企业遴选及“链主”培育,完善潜力地标企业遴选机制,建立涵盖专利数量、研发投入、技术水平、市场潜力、研发进展等指标的评价体系、遴选流程及退出机制,优先选择产业链亟需的独角兽、瞪羚企业及苗圃培育企业,每年滚动筛选15家左右重点扶持,加快将其培育成为具备产业上中下游核心凝聚力的“链主”企业。

三是重庆市鼓励“链主”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21年,重庆发布《重庆市制造业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链条,“一企一策”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产业等重点提升产业链条各培育1家至3家“链主”企业,“一企一策”制定支持举措,明确发展目标、成长路径、帮扶举措。大力支持“链主”企业发起建立产业链企业联盟,根据大企业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软件需求形成“大企业产品需求清单”,全面摸排中小企业主导产品、产能规模、拟配套对象等信息,形成“中小企业产品供给清单”,建立对接机制,提升就近配套水平。

三、“链主”企业培育的基础与不足。

2015年以来,宿迁先后实施企业培育“511”“521”“5321”工程,推动现有存量企业转型发展,全市工业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一方面,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市累计拥有销售超百亿企业5户、超50亿元7户、超10亿元62户、超亿元企业586户;高新技术企业达558户;全市累计A股上市企业9户,成为苏北首个A股上市企业县区全覆盖地级市,上市企业数苏北第二;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户,国家级单项冠军3个,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268个;全市累计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9个、星级上云企业1030户,创建省级智能示范车间32个、省级智能工厂8个;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示范15个,省级绿色工厂12户。另一方面,强势企业数量偏少。尽管宿迁在培育企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培育一批达到全国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的大企业(集团)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从“链主”企业来看,只有酿造(酒)、晶硅光伏、纺织服装、膜材料等少数产业链拥有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引领,其他产业链普遍缺乏带动作用明显的“链主”企业。以2021年数据,20条重点产业链中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只有445亿,年产值超100亿的只有11条。从“链主”企业认定条件中涉及销售超10亿元企业来看,最多的电子元器件仅有6户企业销售超10亿元,最少的激光装备、生物医药产业链无企业销售超10亿元。从规上企业来看,部分产业链规上企业较少、尚未形成集聚态势,如集成电路产业链规上企业仅3户。

四、“链主”企业培育的对策建议。

“链主”企业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来推动“链主”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建立标准及识别机制,形成“链主”企业培育库。针对各类产业链的不同特点,结合生态主导力的主要特征,建立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遴选标准体系,分类开展产业链“链主”遴选和培育工作,从企业行业整体地位、主导产品市场美誉度、产业链整合能力、供应网络协调能力以及企业融通发展引领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考察企业的生态主导力水平,形成“链主”企业示范库、培育库、候选库。

二是加快引育“链主”企业,增强产业链主导能力。围绕重点产业链,大力招引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旗舰型产业项目以及掌握全产业链和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聚焦20条重点产业链,遴选有核心技术、有广泛市场、有发展前景、有竞争实力的企业,“一企一策”扶持其开展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攻关、兼并重组、产业链延伸、商业模式创新、“走出去”、上市等,助推其在新产品开发、技术和工艺改进、品牌建设、创意设计、物流配送、营销网络等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成长为掌握全产业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链主”企业。

三是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支持“链主”企业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薄弱、缺失环节的海内外优质企业;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链主”企业需求,提升协作配套水平,打造大中小企业互相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高效产业链合作体系,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形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是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工业领域“放管服”改革,落实援企惠企、减负清欠等相关政策,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服务、流动和使用制度,优先支持投资强度大、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聚焦“链主”企业在投资融资、人才引进、公共配套、土地供应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专项扶持政策。

(作者单位:宿迁市工信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