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
2024年06月13日

“吾”有匠心 “成贤”有名师

——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名师风采展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近年来,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他们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执守三尺讲台严谨笃学,传播知识,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今天,特介绍其中的几位,带读者感受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优秀教师的风采。

张静芳 用激情点燃课堂

【师·范】

张静芳,中小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她曾获江苏省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市课外阅读指导课一等奖。辅导学生徐梓航、王棠棠获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特等奖,辅导学生周钰川等人获省“初中生世界杯”作文大赛一等奖。

“张老师上课可有激情了,上她的课我也就不由自主地热情高涨。”李同学亮着嗓门说。

“小学时,我总为语文成绩发愁,进入初中后,一直跟着张老师学语文,现在我的语文成绩都可以考到137分了。”卢同学兴奋地说。

是的,在张静芳的语文课上,激情总能被迅速点燃,无论何种文体的课文,都能被她“导演”成一出激情四射的青春大戏。

张静芳认为,没有无趣的文章,只有无趣的人。即使是说明文的教学,也能上得“讨人喜欢”一些,文言天地也可以潇潇洒洒地走进,科学与诗也可以完美结合……

“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然是富有激情与诗心的人。”张静芳说,只有教师富有激情与诗心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那些静静蛰伏的文字才能幻化为深刻的思考、热烈的讨论,以及灵光一闪的愉悦。

在这样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生命得以丰盈,灵魂得以滋润,学生获得生命和灵魂的自我觉醒,作品中的人物、作者都处于一种唤醒的状态。

课堂要产生持续性激情,必须探索课堂的教学形式,因为有了独特的形式,学生的学习激情才不会缺席。在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张静芳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让学生用自己的朗诵去弥补那一味高亢的声音里丢失的深沉;讲授散文时,别出心裁地采用“散文整合诵读法”,用投影把散文变成诗歌。大雪纷飞,满天满地都充满诗情画意时,张静芳老师“顺从民意”,把语文课堂搬到了室外,搬到了粉妆玉砌的钟吾曦园中,当学生们一遍遍高声诵读着咏雪佳句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气风发充盈整个曦园。

【师·语】

学生到学校来,是为了更好地成长。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点亮学生未来的灯塔,老师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通过自己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知识是有用的,终身学习更是快乐无比的。

翁艳丽

以文化人,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师·范】

翁艳丽,中小学高级教师,宿迁市骨干教师。她曾获宿迁市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市金盾园丁奖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朱波文等人获省“初中生世界杯”作文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任昱彤等人获“七彩语文杯”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二等奖。

择一行终生、爱一业至老,翁艳丽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教育事业。

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她会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动态追踪学习成效,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也会时常开导成绩不如意的学生,寻找、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促其发光,不断进步。在孩子们“跌倒”时扶起他们,在他们茫然时点亮“心灯”;他们攀登时,投去信任鼓励的目光;他们沮丧时,慰藉受伤的心灵。她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关怀学生身心成长的态度。翁艳丽坚信,所有的种子都值得等待,等待一个华盖参天的未来。

翁艳丽一直认为,人才培养,实际是培养一流思维和杰出人格,要让学生信服,教师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学科贯通,内外兼修,多渠道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利用好信息技术平台,站好课堂主阵地,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语文教学中,翁艳丽希望学生能扎进书海,感受文学魅力;抬起头来,感受万千世界,学与思始终一路同行。在她的课堂,语文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是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

漫漫教书路,翁艳丽始终保持最清澈与最纯粹的初心,在流淌的时光里,引领莘莘学子奔向远方。

【师·语】

教育不是对白纸的改造,而是去发现种子里孕育的精彩。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花期,迟开早开的花朵,同样美丽。师者的使命是践行以文化人育人理念,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心中所爱。师者,如泽如炬,虽微致远。

王珊珊

教之有“物” 研之有“理”

【师·范】

王珊珊,中小学高级教师、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宿迁市骨干教师、江苏省初中物理竞赛优秀辅导员。她曾获市优课评选一等奖、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一等奖。她辅导的学生徐一涵、黄帅等人获市科创比赛二等奖,叶昕然、林芳旭等人获全国科创比赛三等奖。

王珊珊始终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秉承学科育人理念,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物理学科内容结构为载体,以物理学科实践为路径,积极开拓教学思路,关注课程的体验性、探究性、活动性与应用性,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科学素养,致力于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她曾开设多节省、市级示范课、交流课及讲座,获得多项省级、市级、校级教学比赛奖项,多次参与各种重大考试的命题。

她打破学科壁垒,聚焦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以跨学科的方式,将物理与生活、技术、社会相联系,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多次被评为全国科创比赛优秀辅导员、校优秀教育工作者,辅导的学生多人次在全国物理竞赛以及省级、市级科创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教研组组长,王珊珊带领组内的老师积极参加课改培训、教学基本功评比、优课评比等活动,共同交流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在工作中,王珊珊不断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已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省级、市级奖项,主持并参与多个省级、市级课题的研究。

【师·语】

万物至理,格物致知。物理是生活细节的代名词,同学们要在观察和实验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在质疑中创新,锻炼建构模型能力,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

王 梅

乐教于“数” 育人寓“学”

【师·范】

王梅,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数学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宿迁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宿迁市第二期“拔尖人才”。她曾获江苏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优课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省培育站优秀导师”等。

施教之功,贵在诱导。王梅经常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新知识时力求深而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在习题训练时,力求少而精,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和探索欲望。她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带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

王梅认为,老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新思想的“助产士”,要善于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她任教的班级里有一名学生其他各门课程都很好,就是数学不够优秀,这名学生很努力,题目做了很多,但数学成绩就是提高不了,几乎要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王梅和她面对面谈话,帮助她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帮助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培养她认真“听”、积极“想”、仔细“审”、勤于“问”、勇于“辩”、善于“思”、灵活“用”的习惯。通过王梅的引导,这名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良师者巧在授法,贵在养习。在班级管理中,王梅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一旦发现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任何波动,就会在第一时间找学生谈话,不厌其烦地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他们正确地分析问题,形成个人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她散发出的洋洋暖意,引领学生走向积极、自信的人生。

临近中考,不少学生开始紧张焦虑,细心的王梅很快就察觉到了。阳台、走廊、操场随处都可以见到她和学生倾心交谈的身影。“放轻松,不必过分紧张,相信自己,你能成功……”在她的细心疏导下,一颗颗焦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开始静心于中考复习。

【师·语】

教育是一场心灵的对话,教师应用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喜悦,激发他们的潜能,唤醒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教师只要用耐心和爱心去浇灌,他们一定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王 薇

“薇”光如炬 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师·范】

王薇,宿迁市骨干教师、中心城区优秀青年教师、“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宿迁市“感动钟吾人物”。她曾获江苏省初中英语观摩研讨课二等奖、宿迁市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宿迁市首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任昱彤获江苏省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特等奖。

王薇扎根一线英语教学十八年,以“精细务实,以心育心”为教育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

王薇潜心钻研教学大纲,认真研讨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授课思路清晰有料,用出色的中考成绩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她注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她把复杂的单词拆解成简单的小模块,枯燥的语法讲述得浅显易懂,在她的课堂里,时不时传来学生爽朗的欢笑声。她还积极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设计作品《初中生英语趣配音课外活动方案》在“课后服务学生活动优秀方案”评审中获得二等奖,主持的市级课题《中考任务型阅读题型分析及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

生活上,王薇尊重学生,始终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满腔的爱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有一年中考前夕,班里有位同学小腿骨折,她利用周末时间和班主任一起走访孩子的家庭,与孩子谈心,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最终,孩子顺利考取了理想的高中。

春风化雨育幼苗,润物无声洒春晖。王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教育的花园里播撒爱的种子,收获硕果芬芳。

【师·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单词、句型、语法,还有英语思维和跨文化交际等。同学们可以通过英语学习更加多元化的知识,拥有更加开拓的思维,了解更加广阔的世界,让语言学习变成一场有趣的经历。

用爱托举起学生的明天

刘佳丽

【师·范】

刘佳丽,宿迁市化学学科带头人,多次参加宿迁市中考化学命题。她曾获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初中化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获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刘佳丽的激情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不论教学任务多么繁忙,刘佳丽都会用激情和热情完成备课任务和教学任务。

她备课有方法,教学有温度。课堂上,她总是用满腔热情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她关心和尊重学生,会在学生犯错时给予指正,失败时给予鼓励,迷茫时给予点拨;她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教室里、走廊上、办公室中,总能看到她与学生交流的身影;她执教严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刘佳丽始终认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在她的课堂上,她会留给学生“思”和“议”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把课堂变成学生思维交流与碰撞的“战场”。她能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帮助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她充分相信学生,舍得放手,舍得给学生留出时间,尊重学生的创造力,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沃土。

三尺讲台、一本书、一支笔、一份课件、一颗真诚育人的心,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的使命和担当,在她热爱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师·语】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化学世界充满了独特的美:形态各异的仪器之美,绚丽多彩的变化之美,巧夺天工的造化之美,精致细密的结构之美……化学教师应该是一位情感炽热的赤子,做一位点燃火炬的先行者,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照亮学生前行之路。

本版组稿:臧秀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