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教融“一体” 创新育“能人”
——宿迁开放大学深化产教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路径解读
8月26日,宿迁开放大学举办首届校企合作论坛,邀请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京东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格力大松(宿迁)生活电器有限公司等国内10家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面对面交流,谋求在科研、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携手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产教融合是职教人才培养的“硬道理”,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近年来,宿迁开放大学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角度出发、全方位发力,逐步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共培
建设专业化产教融合教师队伍
8月17日,宿迁开放大学召开专业教师暑期下企业实践报告会,参加暑期实践的教师代表在会上结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汇报深入企业的学习心得。
今年暑假期间,宿迁开放大学选派了35名专业教师进入格力大松(宿迁)生活电器有限公司、宿迁盛辉汽车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富昂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实践锻炼。
强教必先强师。在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过程中,宿迁开放大学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大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企业导师进校园。宿迁开放大学每月从合作企业中邀请具有一线生产服务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进校园、进课堂,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沙龙、产学研讨等活动,让师生了解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和新趋势,增加师生职业认同感,服务师生专业成长。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55名宿迁“6+3+X”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导师前来上课。
学校教师下企业。遵循“分期分批、统筹规划”的原则,宿迁开放大学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和产业发展趋势,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等,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指导水平,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技能提升难点提升教学效果。
宿迁开放大学还以“双师型”教师申报为契机,助推教师队伍迅速转型。在广泛宣传动员83位老师申报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同时,组织60余名教师参加管理能力和技术技能提升培训。充分发挥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市职教名师、职教专业(学科)带头人、职教“双师型”骨干教师及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培养和带动了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共育
打造实践性产教融合核心课程
宿迁是“电商名城”。早在2017年,宿迁开放大学就携手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实战电商教育。
多年来,双方共同修订农村实战型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战课程标准,共建京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组建宿迁京东电商产业园电子商务产教联合体,构建起校企“跨界融合、成本分担、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地方电商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教融合,必须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产”与“教”匹配。
宿迁开放大学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长效机制,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融合度,精准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精准对接职业规划与人才成长,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让教育真正成为产业发展“助推器”。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截至目前,双方共同制定了15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资源26门、在线开放课程12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等新形态和规划教材10门。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学校先后调整电子商务、烹饪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删减不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增加劳动教育、“1+X”证书课程,将“1+X”证书的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技能水平,强化校企有机衔接,进一步提高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真正实现理论下车间、项目进课堂。2022年,学校共开展“1+X”证书试点专业12个,涉及专业人数1562人,获得“1+X”证书426人。2023年,学校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创建成省优质专业。
宿迁开放大学还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投入近1800多万元新建(升级改造)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大大改善了实训教学环境,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训保障。同时,学校出台一系列产教融合相关文件,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支持专业系部深入企业调研,和企业深度合作。
近年来,宿迁开放大学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互联网+双创实训示范性基地”“中国电子商务产教融合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产教深度融合之路不断走深走实。
共建
搭建创新性产教融合育人平台
宿迁开放大学时刻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教育问题,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的实施办法》,通过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学生进企业实践等方式方法,搭建创新性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求,宿迁开放大学有计划、分阶段推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来,多家重点企业进驻宿迁开放大学,京东集团总部投资1170万元建设京东双创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和数字人才孵化中心,江苏西游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80万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践实训基地,掌算(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490万元建设掌算代账校内实训基地,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50万元建设海康智能机器人实践实训基地,宿迁朱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建设西餐烘焙实践实训基地,真正实现了校企互动真合作、产教互融真融合。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宿迁开放大学制定严格规范的工作方案和管理机制,安排学生进企业参加实践并将学生企业实践成绩纳入毕业条件。目前,学校学生进企业实践分为第1学年岗位认知、第2学年企业见习和第3学年顶岗实习3个阶段,步步推进,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上岗就是熟练工,还能让企业提前接触、了解所需要的人才。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践行校企双主体育人理念,经过充分论证,学校还以“六空间、一中心”为着力点,依托超星技术支持搭建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互联互通的产教融合管理平台。自2023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平台已入驻合作企业15家,宿迁地方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发布用人需求,学校可以随时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并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响应。
有了载体平台做“催化剂”,“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目前,宿迁开放大学建有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中心、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13个校内实训基地、95个实验实训室、17个校外实训基地,创成2个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6个市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
共享
产教融合实战型人才潮涌
学生戴子豪的成长轨迹是宿迁开放大学产教融合成功实践的生动例证。他2017年入学,2020年升学至本校大专。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强化个人能力。2019年,他通过校内京东实训基地开启职业征程,屡获“实训标兵”“优秀组长”荣誉。2023年,戴子豪成功入选京东客服部主管培养计划。现在,他以客服主管身份,在京东平台发光发热。
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打通了人才培养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学校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和适应力。无数像戴子豪一样的学生,乘着产教融合的东风,成长为有技能、有学历、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时代发展注入了“职教强音”。
近五年来,宿迁开放大学为地方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1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其中本地实习就业率达94%,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匹配度85.2%,高技能人才培养占比45.3%以上,学生在国家级大赛中摘得1金1银、在省级比赛中取得7金46银117铜,涌现出一大批技能领军人才,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展望未来,宿迁开放大学将随产业发展而‘动’、顺应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致力加快构建具有宿迁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宿迁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我市走好现代化新征程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宿迁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郑明富豪情满怀!
本版组稿: 葛志兼 汤晓芹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