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决策引领宿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 张亚东
科学决策和有效落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宿迁实际,切实抓好改革任务推进落实。会议强调要“赓续改革精神,传承改革基因,以改革创新之力激活全市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发展的坚定决心与科学态度。
谋定后动,行稳致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战略性、前瞻性的指导,这一宏观框架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具体可行的改革方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决策若缺乏科学性,改革实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难以把握战略重点和关键节点,最终影响改革成效。科学决策需要深入调研本地实际,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系统设计改革路径,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优先次序和推进节奏,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稳步推进和持续深化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关键,这要求选择部分领域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全面推广。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以形成改革合力,建立评估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完善措施,确保改革方向正确,面对新挑战,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创新、将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是推动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纲举目张,全局可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重大改革原则,要求在改革决策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依法治国,并贯彻系统观念。落实这些原则,需聚焦高质量发展核心问题,明确改革突破口和着力点,构建改革任务的优先序列。统筹改革布局,促进协同联动是实现改革整体效应最大化的关键。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各领域改革有机衔接,体现了系统观念的要求。统筹兼顾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在改革中把握全局又抓住关键,有助于改革举措释放最大的综合效应和叠加效应。强化改革引领,激发创新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改革破解发展瓶颈,通过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推动改革与创新良性互动,体现了守正创新的原则。这种方法有助于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使改革决策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破立并举,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为改革决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推动改革实现新突破,确保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知行合一,方得始终。科学决策的实现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实践指南,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强化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改革的实践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总结提炼宿迁改革经验,用实践成效检验和完善决策理论,体现了实践检验理论的辩证关系。推动知行良性互动,需要建立理论与实践互促共进的工作机制,培养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干部队伍,构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改革创新体系。这种知行合一的方法,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改革环境中把握正确方向,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种知行合一的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刻运用,也是对中国传统智慧的继承和发展,为宿迁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壮阔蓝图,重在落实。科学决策的价值在于有效执行,这要求不断强化执行力建设、创新落实方式方法、构建长效推进机制。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执行能力,是增强改革落实动力的关键。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决策落实效率,探索公众参与的多元化实施路径,体现了创新精神在决策落实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决策落实的长期跟踪评估体系,形成决策优化和动态调整的反馈机制,将成功经验固化为制度,有助于实现改革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注重落实的方法,既体现了“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的古训,也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的重要指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论证和风险评估,确保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将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统一,增强改革的法治保障。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落实机制,有助于把宏伟蓝图转化为现实成果,推动宿迁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作者单位:宿迁市委党校)
本文系2024年度全市党校系统调研课题“地方政府重大事项行政决策失误的案例分析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