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 闻
2025年06月29日

“三网合一”打造长三角北翼临港经济高地

■ 本报记者 史雅琪

在京杭大运河与宿连航道交汇的河道上,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往来穿梭;在智能化物流分拣中心里,货物被精准地发往全国各地;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当前,以“航道网、物流网、产业网”三网合一为抓手,宿迁正构建起港航产城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临港经济高地。

航道筑基:

畅通“黄金水道”,激活经济动脉

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技术团队时刻监测各项参数,工人有条不紊地作业……近日,记者走进宿连航道一期工程三标项目建设现场,只见部分航道水下工程已顺利完工通水。该项目副经理梁海说,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6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大宗物资通过水路运输的成本较公路运输降低三分之二以上。

作为国家水运发展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宿连航道是全省干线航道网“两纵五横”布局中“最北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宿连航道工程全面完工后,2000吨级船舶可从京杭大运河直达连云港,形成宿迁—连云港—淮河入海水道的二级环状航道网,进一步优化苏北港航物流服务网络。

随着宿连航道等重大航道项目的推进,宿迁的航道网正日益完善,航道等级不断提高,航道能力持续提升。

2025年宿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航道网、枢纽港、作业区和徐圩港专属泊位建设,加快提升新汴河—洪泽湖西南线、徐洪河等航道等级,宿连航道建成通航、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启动实施。

航道是水运交通的基础设施。航道建设不仅关乎交通运输效率,还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宿迁紧扣“运河航运枢纽”定位,通过加大对航道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航道通航条件,逐步构建起高效、便捷、绿色的水运交通网络。2024年,宿迁完成干线航道建设投资30.1亿元。

在航道建设上,宿迁早已下好“先手棋”。为建设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港航网络,宿迁先后出台了《宿迁市扶持水运集装箱运输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努力探索一条“以水兴产、以水兴城”的发展之路。

物流提效:

多式联运赋能,畅通“双循环”通道

近日,宿迁港铁路专用线通过上海铁路局专业验收,进入通车运营倒计时。宿迁港铁路专用线是宿迁推进多式联运、优化京杭大运河集疏运体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6.3公里,设计年货运能力500万吨。专用线投入运营后,将解决宿迁港“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难题,实现海铁联运的无缝衔接。

宿迁港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处,是连接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关键节点。近年来,宿迁港通过“航道网+航线网”双轮驱动,构建“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构建起覆盖长三角、辐射全球的物流通道。宿迁港中心港区—南京港龙潭港区、宿迁港中心港区—苏州港太仓港区两条航线成功入选省级内河集装箱运输精品航线典型案例,为宿迁腹地企业提供了多元化、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方案。

航道网络的完善,直接带动了宿迁港的吞吐量增长。

集装箱作为现代物流的“黄金载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内陆与海洋的关键枢纽。2024年,宿迁港中心港区超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万标箱,同比增长22%,创历史新高,为腹地企业节约超4.5亿元的物流成本。目前,宿迁港已开通至上海、太仓、南京、连云港等8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每周航次超过50个,货物贸易涉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个港口。

为了降低临港企业的运输成本,宿迁创新推出“短支航道”模式,规划建设张圩干渠等短支航道,提供“门到门”水运服务。长江精工钢结构(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江堤说:“短支航道直通企业码头,不仅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还缩短了产品的交货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畅通“双循环”通道,宿迁高标准建成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依托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功能和优势,宿迁将大力开展保税仓储、国际物流、进出口贸易等业务,为企业提供通关、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进一步提升跨境物流效率,助力宿迁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升级:

临港经济崛起,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港口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清晨,江苏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已是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原材料被吊机从来自连云港、南通等地的船上卸下后转运至聚纺车间加工成长丝,再经加弹、织造等工序,形成从丝到布的完整链条。

江苏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位于沭阳县高墟镇,于2022年7月投产,生产自动化率高达95%。在港口优势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加持下,江苏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实现了“聚酯—长丝—织造”在同一厂区一体化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

江苏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的飞速成长,是宿迁临港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宿迁在京杭大运河宿迁段、宿连航道、徐洪河等高等级航道沿线建设了运河宿迁港产业园、陆集临港产业园等多个重点临港产业园区,并依托各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壮大。

为了进一步增强港口的支撑能力,不断加快“通道经济”向“港口经济”转化,宿迁出台了《宿迁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按照“百里航道、千亿龙头、万亿产业”的发展蓝图,提出形成“443”临港产业新体系和打造“10+1”重点临港产业园区,到2035年临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的目标。

此外,宿迁不断加大临港重大项目招引力度,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有效拓展港口物流链、产业链、价值链,构建协同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推动宿迁港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目前,沭阳县、泗阳县形成了以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为主的临港特色产业,泗洪县形成了以绿色食品为主的临港特色产业,宿豫区形成了以新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临港特色产业,宿城区形成了以绿色建材、高端纺织、电子元器件为主的临港特色产业。一幅以港兴产、以产促城、港城共荣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在宿迁大地上徐徐展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