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脚踏实地 久久为功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在全市引发热烈反响之四
■ 吴柏啸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目标追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连日来,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在全市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会要求,扎实开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健全四级公立医疗体系,统筹开展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推动医疗资源提峰强基,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岩说。
医疗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着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进一步发挥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品牌效应,积极落实“便民门诊”“床旁结算”等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张岩表示,市卫生健康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大力开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立医疗体系,加快补齐“基层”和“妇幼”两大短板,扎实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等行动,用实干打好“十四五”收官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成果。
“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为我们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全会指出,要健全与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不断优化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办好一批‘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确保‘学有优教’。”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倪成城说。
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64.6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49所、新增学位8.66万个;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方式,我市补充教师超1.3万名;我市扎实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全市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普遍增加,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近年来,市教育局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调整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建立健全学位供需协调机制,大力引进优质教育品牌,积极与高校合作办学,进一步推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和优质特色发展。
倪成城表示,将加快实施“教育优给”工程,针对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做好前瞻性布局工作,逐步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持续推进“双减”改革,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让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赋能。
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仅仅是“钱袋子”的事。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标识、文化产品、文化业态,促进人文和经济互动交融,这是全会对厚植精神文化魅力工作作出的科学部署。
近年来,市文广旅局紧扣“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主线,深入探索“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双向融合路径,我市文商旅、文体旅、农文旅等新业态新场景不断“上新”,有效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和消费潜能,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我们深挖本土文化资源,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多次举办非遗嘉年华等活动,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2000余场,努力让高品质文化资源真正如源头活水般精准、持续地滋养基层沃土,进一步提升百姓文化获得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智超说。
张智超表示,市文广旅局将全力推进文体商旅融合,加快培育文旅支柱产业。聚焦城市“三张名片”,锚定文化叙事的支点,不断更新传播理念、创新传播路径;接住“苏超”传来的文旅“好球”,积极推广“跟着音乐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文旅消费新模式;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稳步推进宿迁森迪野生动物园、沭阳海洋馆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针对“银发”、亲子等旅游客群,大力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文旅产品;坚持以特色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认真办好“市民文化艺术季”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全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