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泗洪
2025年07月02日

泗洪:解码乡村振兴“新算法”

■ 蔡倩蕊

夏天的风拂过泗洪大地,空气中浮动着归仓麦粒的醇香与初插新秧的清新;宽阔的乡村道路如银练般铺展,直抵千家万户;原本低矮破旧的农房,化作黛瓦白墙、花草环抱的雅致新居;曾经无人问津的乡村田园,摇身一变成为游人如织的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泗洪县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2024年,泗洪县农业主导产业链综合产值230.12亿元,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农业增效,奏响大地欢歌

笑看稻菽千重浪。6月17日,泗洪县朱湖镇水稻制种基地里,绿浪翻涌,村民正抢抓农时,在田间起秧、整地、运输、移栽……

“前两天小麦刚收完,水稻紧接着就种下了。几台联合收割机共同作业,500亩麦田两天左右就颗粒归仓,亩产稳稳上千斤。秸秆还田机接续工作,田间上水也快,这边收完,那边就开始制种、移栽,效率很高。”种植户韩修涛的笑容盛满了阳光。

新品种扎根沃土,高标准农田连片铺展,智慧农机纵横驰骋……泗洪农业现代化的脉搏,正与夏收、夏种的节拍同频共振。

近年来,泗洪县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入实施智慧农业建设项目,设施栽培智慧化覆盖程度达86%,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5%。

泗洪县临淮镇的湖荡间,一场“水中丰收”正悄然酝酿。

蟹农段广玉站在自家蟹塘里,捞起一只大闸蟹对着直播镜头,向网友介绍他的养殖“绝活儿”,并分享喂食、捕捞日常。

“虽然大闸蟹要秋天以后才会肥美成熟,但是蟹黄却是成熟之前最为饱满。‘六月黄’又被称为‘童子蟹’,在7月初大量上市,目前少量上市,价格还是比较高的,预计能卖约90天。”段广玉说,去年,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他的大闸蟹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稻米产业链条延伸,高效水产养殖升级,生猪产业稳健前行……农业增效的引擎驱动着泗洪这片希望之地不断向前。

近年来,泗洪县以米、蟹、虾、果、猪、菜等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基本形成了优质稻米、高效水产、绿色果蔬、生态畜禽四大主导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该县现有耕地面积203.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8万亩、果蔬播种面积31.43万亩、规模畜禽养殖场811家,“二品一标”农产品达160个。

农村增色,绘就诗意栖居

漫步在泗洪县半城镇洪安新村,一排排徽派风格的住宅楼错落有致;居住区内道路宽敞、环境整洁,各类生活设施齐全。村民王小云坐在敞亮的客厅内说:“以前住的是破旧的瓦房,村庄环境差,出行也不方便。现在搬到了新农房,住得好,环境美,心里别提多舒坦了。”满足的话语折射出了城乡界限的消弭。

临淮镇小街社区的广场上,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讨论的焦点直指当地群众的“急难愁盼”。

“下水道经常堵,导致蚊虫乱飞,影响生活。”

“小区垃圾桶偏少了,有些人把垃圾扔在单元楼门口。”

……

面对群众诉求,小街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接单”,逐一回应。小街社区党总支书记余先宝说:“我们将‘议事桌’搬到居民‘家门口’,过程全透明,让居民从过去的‘听众’转变为‘出题人’和‘议事人’,真正实现了基层治理由‘替民做主’向‘让民做主’的转变。”

同时,小街社区通过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五美庭院示范户”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及“积分兑换”等创新形式,极大激发了居民参与“共治”的热情。

近年来,泗洪县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笔,挥毫泼墨,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常态化开展“四清一治一改”行动,完成户厕改造3908户,新建农村生态河道20.62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50.2%。该县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统筹推进洪泽湖沿线“渔家风情”示范片区和2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新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14个村(社区)入选全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民增收,铺就幸福坦途

位于泗洪县金锁镇沈庄社区的江苏博扬家具有限公司内,机器运转,女工蔡丽平指尖翻飞,正熟练地给沙发模具粘棉。

“我每月收入5000多元,我老公也在村里的工厂上班,我们俩一个月工资加起来1万多元,日子过得美滋滋。”蔡丽平眼角的笑意比夏日的阳光更艳丽。

“她家过去日子不好,自从来厂里工作后,生活大变样。2021年以来,我们通过公共空间治理,盘活公共资源,加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合力度,新建1.2万平方米的‘共享厂房’,招引多家企业入驻,带动2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沈庄社区党总支书记郭闯说。

2024年,沈庄社区集体经济实现“华丽转身”,收入飙升至524万元。

江苏艾瑞杰酒店用品有限公司里,企业负责人李位穿梭在生产线之间,仔细检查生产情况。“我们生产的拖鞋主要销往全国各大连锁品牌酒店,公司年产3000多万双拖鞋,还供不应求。”李位介绍,2023年11月,在泗洪县瑶沟乡政府的大力协调下,他的企业在瑶沟乡落户。目前,该公司已在泗洪县7个乡镇(街道)设置“三来一加”加工点,带动各地4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李位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将专攻一次性拖鞋的生产材料,力争成为泗洪县一次性拖鞋生产的供应链源头。

近年来,为加快实现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两个口袋”同步鼓起来,泗洪县深入实施联合党委领航发展深化提升行动、经济薄弱村“四强”行动,预计2025年可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63亿元。同时,该县深入实施“创赢泗洪”创业富民行动和“家门口”就业工程,支持农民在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电子商务等领域创业、兴业。预计2025年全县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8.5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