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宿迁经开区
2025年07月03日

徐新楼:在“家门口”把奋斗“焊”成幸福

本报记者 王 晖

■ 通 讯 员 陆艳 卢宏伟

在宿迁经开区古楚街道徐圩社区,铝合金家具厂里机器轰鸣,电商客服的工位上,键盘声与沟通低语交织,在订单流中勾勒实干线条。许多居民在“家门口就业”,车间里的忙碌身影承载着增收希望。

“今年电商平台‘618’活动火热,我们的订单量又刷新了纪录!”社区居民徐新楼端坐在电脑前,专注地审阅着销售报表,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徐新楼的创业故事始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在铝合金家具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铝合金家具绿色环保、经久耐用,一定能赢得市场。”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他毅然选择了这一领域作为创业方向。然而,创业初期的艰辛远超想象:资金短缺、技术不足、市场开拓困难……面对重重困境,徐新楼没有退缩。他四处筹措资金,深入市场调研,虚心向行家请教,最终在2019年创办了自己的铝合金家具厂。

从最初的小作坊到规模化生产,徐新楼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在他的带领下,铝合金家具厂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质量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当传统家具行业面临转型升级时,徐新楼又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浪潮带来的机遇。他果断布局电商新赛道,在淘宝、京东等主流平台开设旗舰店。为提升线上竞争力,他带领团队精研页面设计、雕琢产品视觉、完善详情文案,成功构建起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立体营销网络,让“宿迁制造”乘“云”出村。如今, 他的铝合金家具厂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本事。”这是徐新楼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行动的指南。走进他的工厂,从车间工人到电商客服、运营专员,处处可见周边居民忙碌的身影。为提升乡亲们的就业技能,他定期组织培训,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掌握致富本领。居民徐士云在厂里做板材封边工作,每月增收4500元;60岁的王正兵和妻子都在厂里就业,夫妻俩每月增收近万元,晚年生活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在邻里乡亲心中,徐新楼不仅是致富带头人,更是一位敦亲睦邻的“好邻居”。生活中,无论是邻里家电维修、水管疏通,还是社区公益事业,只要一声呼唤,他总会及时出现,耐心细致地解决难题。2016年,他主动捐资用于社区道路硬化;2025年,他又慷慨解囊,大力支持社区“村晚”活动,为乡村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绝非一人之力的长途跋涉,而是众人拾柴、齐心协力的共同奔赴。”徐新楼的话语充满力量,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