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闻
2025年07月05日

“枫”映将军里 法润乡间路

■ 殷朝阳 范皓月

近年来,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部署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作为首批接受评估验收的基层单位,宿城区人民法院龙河人民法庭(以下简称“龙河法庭”)以红色基因铸魂、生态保护赋能、营商环境优化、基层治理创新为着力点,走出了一条具有乡土特色的司法为民新路径,其创建成果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龙河法庭立足朱瑞将军故里红色热土,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队伍建设。龙河法庭通过常态化组织干警参观朱瑞故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重温革命历史中锤炼政治品格;与辖区乡镇党委建立联合普法机制,在烈士纪念日等节点开展红色法治宣传,让司法服务与红色教育同频共振;创新设立“庭村共建”模式,选派党员法官驻点将军故里社区,既当矛盾纠纷调解员,又做红色文化宣讲员,使司法守护与精神传承形成有机闭环;在队伍建设中突出先锋引领,组建青年党员突击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设立党员先锋岗亮明身份承诺,推动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攻坚克难靠党员”的生动局面;通过打造“亲和为家”文化品牌,建设法庭文化墙、清风廊等载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凝聚团队合力;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龙河法庭精准对接“三农”需求。洋北西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龙河法庭设立专项司法保护联系点,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保护机制,严厉打击冒用商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助力特色农业品牌价值提升。

龙河法庭在骆马湖退圩还湖生态治理中,构建“审判—执行—修复—预防”司法保护链,通过环境公益诉讼、生态修复令等创新举措,推动实现“一湖清水还民来”的生态效益。龙河法庭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开通涉老诉讼绿色通道,组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利用农村集市、传统节日开展巡回审判和法治讲座,让法治阳光温暖乡间阡陌。在护航乡镇企业发展方面,龙河法庭打出司法服务组合拳:创新涉企纠纷“三步解纷法”:诉前主动对接工会、司法所建立调解联盟,引入律师、陪审员等第三方力量提升调解实效;诉中全面推广线上诉讼平台,实现立案、调解、开庭全流程“云端”办理,帮助企业节省诉讼成本;诉后延伸服务链条,在机电产业园、食品产业园设立司法服务站,落实“一法官一网格”定点联络机制,定期开展“法治体检”活动。

针对涉诉企业账户冻结导致经营困难的问题,龙河法庭率先试行“不动产置换保全”方案,既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又维持企业资金流动性,相关经验被纳入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在参与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中,龙河法庭构建起“三端治理”新模式。前端建立重大案件预警机制,通过司法建议、白皮书等形式,及时向党委、政府报送涉农纠纷、征地补偿等风险预警,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中端打造“法庭+综治中心+网格”解纷平台,吸纳乡贤、人大代表等组建特邀调解员队伍,运用“农村工作法”化解邻里纠纷、赡养矛盾等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2%;末端创新自动履行激励机制,诉前送达嵌入履行告知书,诉中组织签署承诺书,诉后发放判后告知书,配套建立“红黄蓝”信用评价体系,对主动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给予信用修复、费用减免等正向激励。执行团队驻庭办公机制的运行,更使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提升至78%,有效避免程序空转。

通过持续探索实践,龙河法庭不仅收获了“全省优秀人民法庭”等诸多荣誉,其打造的“法润两港绘三彩”品牌还入选全省法院优秀项目。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书写着司法为民的温暖答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