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泗阳
2025年07月15日

泗阳:政务服务“下沉” 群众办事更便捷高效

■ 本报记者 史少佳

“现在办理业务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好社保卡,不用再往县城跑了!”近日,泗阳县卢集镇居民王大爷在镇便民服务中心顺利办结业务后,连连为高效便捷的服务点赞。这一变化,正是泗阳县聚焦“下沉办”“就近办”“马上办”的要求,构建基层政务服务新格局的生动缩影。

编制事项服务标准

让“办什么”“怎么办”更清晰

“以前群众来办事,常因材料不全、流程不清跑冤枉路。”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县率先启动基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编制工作。

通过全面梳理县、乡、村三级权责事项,泗阳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保、医保、民政等高频事项纳入标准化管理,明确每个事项的办理条件、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等“全要素”内容,并编制成通俗易懂的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指南,通过线上政务平台、线下便民服务窗口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同时,对事项办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制定操作规范,确保“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流程”,从源头上避免“多头跑、重复跑”。

标准明确后,群众办事“清单在手,流程清楚”,窗口人员办理业务有章可循,服务效率显著提升。据统计,标准化事项实施以来,基层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缩短40%,群众满意度超过98%。

推进服务资源下沉

让“就近办”从愿景变成现实

“以前办营业执照要去县城,来回得大半天,现在镇上就能办,十几分钟就搞定了。”泗阳县临河镇个体工商户张先生的经历,得益于泗阳推动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的举措。

围绕“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泗阳县统筹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泗阳县在乡镇(街道)层面,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派驻力量,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企业和群众常办事项“乡镇能办”;在村(社区)层面,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将社保认证、医保参保、证明开具等简单事项“下沉”至村(社区)办理,配备自助终端设备,方便群众“随时办”。

此外,泗阳县还积极推动线上服务资源下沉,推广“苏服办”APP等线上平台,引导群众通过手机办理业务,实现“掌上办、指尖办”。目前,全县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80%以上的高频事项可在乡镇及以下层级办理。

组建政务服务办事员队伍

让“马上办”有坚实支撑

服务下沉的关键在人。为解决基层政务服务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泗阳县创新组建专业化政务服务办事员队伍,实行一体化管理。

通过公开招聘、统筹调配等方式,泗阳为每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办事员,为村(社区)便民服务站配备兼职代办员,明确其岗位职责和服务规范。同时,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业务技能、服务礼仪等培训,提升队伍专业素养。对办事员实行“县乡共管”模式,由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统一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评优评先挂钩,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

“办事员队伍稳定后,服务更贴心了,群众有疑问能及时解答,有困难能主动帮忙。”泗阳县众兴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如今窗口人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提供帮办代办服务,“马上办”成为工作常态。

从“进一扇门”到“就近办”,从“流程模糊”到“标准清晰”,从“被动等”到“主动办”,泗阳县通过“三步走”策略,让基层政务服务更接地气、更暖民心。下一步,泗阳将继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范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的政务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