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豫:用好地理标志产品 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 赵璐瑶 蔡同春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40号公告,宿豫区“利民芦蒿”“杉荷园莲藕”“大兴瓜蒌”等5个特色农产品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纳入国家联合保护名录。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获得这一认证,意味着产品获得了法律保护的身份标识,不仅能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地方特色产业长远发展。”宿豫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海霞介绍,此次宿豫区新增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在全市占比最高,总数已增至6个。
“林苗圃早酥梨”是此次新获得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日前,在林苗圃早酥梨的产地——顺河街道梨园湾社区,郁郁葱葱的梨树随风摇曳,沉甸甸的梨子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每天凌晨4点左右,我们就开始来果园摘梨子了。因为早晨采摘的梨有露水,表面光滑漂亮,口感也好。”工人李先玉穿梭在梨树间,动作娴熟地采摘梨子。他说:“我最多一天能摘750公斤梨子,大概能挣300元。”
林苗圃早酥梨的栽植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技术,产出的早酥梨果心小、果肉细、汁液多,备受消费者喜爱。截至目前,梨园湾社区梨树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预计今年产量近250万公斤。
与此同时,为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梨园湾社区积极拓展梨产品深加工业务,与江苏果鲜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新建梨产品深加工项目,研发具有宿豫特色的小碗梨、梨汁、梨膏、梨醋等产品。
“目前,梨产品深加工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这个月底正式投产。”梨园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苏利介绍,该项目的引进,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500万元左右收入,并创造近200个就业岗位。“届时,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千万元。”苏利说。
据了解,自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工作以来,宿豫区积极落实上级部署,在组织专业人员严格把关申报材料的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为申报主体提供全流程精细化指导,最终顺利完成5个特色农产品的转化认定。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规范使用和品质管控,推动地理标志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李海霞表示,宿豫区将持续强化地理标志产品的全链条培育、保护与运用,真正让“土特产”成为富民增收大产业,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