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浩现场推进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
系统谋划 统筹推进 加快改善全市农民住房条件
本报讯(记者 刘海) 10月2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浩带领各县(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推进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加快推动全市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加快改善全市农民住房条件,更好推动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刘浩先后来到沭阳县耿圩镇张胡圩村、贤官镇贤北村汤圩庄,在听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汇报后,他边走边看,对乡村整洁环境、特色风貌给予称赞,并不时走进正在建设的农房,询问村民就业增收、建材价格以及周边服务配套等情况。他指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系统做好乡村规划,保留好农村肌理、乡愁记忆,合理布局卫生室、小超市等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富民产业、提升治理效能,真正让农民安居乐业。
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刘浩指出,推进农村自建房建设是多方得利、事关长远的好事实事,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进一步增强农村长远发展活力,有效提振农村消费、激活建筑市场,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刘浩强调,牢牢把握农村自建房建设目标、路径和原则。立足实际,细化明确推进计划、进度安排,确保农村自建房建设有序开展。坚持先行先试、片区推进,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集成政策、系统建设,强化产业带动和人口支撑,让农民不仅住上“好房子”,更能过上现代化的“好日子”。守牢政策底线红线,严格落实“八不准”“四严禁”,确保方向不偏、步子不乱。扎实有序推进试点乡镇自建房建设。根据乡村发展需求和群众意愿,优化调整镇村规划,分类引导建设。精准摸排农民建设需求,积极盘活空置农房。高效开展审批服务,健全标准流程,优化审批手续,提升群众建房便捷度。强化全流程监管,抓实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确保农村自建房建设规范有序。系统完善配套服务,合理布局教育、医疗、便民服务等设施,提升居住环境与生活品质。强化农村自建房建设各项支撑保障。集成化整合利用资金,多渠道盘活土地空间,全方位强化政策、金融等支持,进一步激发农房自建意愿。健全“市级统筹、县区负责、乡镇实施、村居参与”的责任体系,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建议,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三园”试点工作。高效推进项目,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强化单村培育,“一村一策”制定提升方案,健全常态长效管护机制。加快片区建设,做大特色主导产业,实现“房路水林田产景”一体提升。总结提炼和美乡村和“三园”建设集成经验,真正把试点做实、把示范效应放大。
据悉,此次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将重点聚焦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八个片区,率先在11个试点乡镇实施,全力推进农村自建房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居住品质。
现场推进会之前,刘浩还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沭阳县中国花谷·蝴蝶谷、中国花谷·花谷里及耿圩镇闸西村、汪圩村等地,查看了花木产业发展、农民住房改善等情况。
副市长武倩,市政府秘书长骆志弘参加现场推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