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洪县大楼街道
创新治理机制 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本报讯(记者 赵淑柳 通讯员 董续) 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基石,更是民生的保障。今年以来,泗洪县大楼街道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将安全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有效提升了安全治理效能。
为下好风险防控“先手棋”,大楼街道健全“分析研判+动态防控”机制。依托大楼街道党工委定期召开的安全生产形势季度分析会,该街道系统研判季节性、行业性风险规律,动态部署防控措施。通过精准研判,该街道将洋青线两侧“散乱污”企业(场所)聚集区列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关停取缔安全生产条件严重不达标企业(场所)22家,完成整改提升13家,有效化解了区域性重大风险。针对社会面小场所数量大、业态多等特点,动态调整检查频次与重点,深化分级分类监管。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提前研判风险并部署专项行动,实现了风险早发现、早干预。
大楼街道压实“行业主管+联合治理”责任,拉紧协同共治“责任链”。该街道细化“三管三必须”原则,在危化品与烟花爆竹等领域强化日常排查与部门协同。针对“三合一”场所、电动自行车、高层消防等突出风险点,建立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今年以来,该街道通过联合检查、会商督办等方式,高效完成52家“三合一”场所防火门和硬隔离改造,新建集中充电设施85处,推动解决住宅小区消防设施问题103处。
大楼街道构建“网格赋能+群防群治”体系,夯实基层善治基础。该街道深度融合网格化治理,依托隐患分发平台,实现社区网格员报送安全隐患信息的快速分流处置,办结率达100%。该街道创新宣传形式,持续开展“安全夜映 平安相伴”活动,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该街道整合网格员、民警、志愿者、物业人员成立“平安巡防”队伍,加强巡查,建立起“发现—劝导—整改”的即时治理机制,形成了群防群治、共保平安的良好局面。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